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6、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7、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四、工作方法及实施步骤
工作方法:由区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谋划组织、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乡安管办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工作主要是制定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检查指导、抓典型、抓落实等。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要求,结合实际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进行自查自改。
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4月1日—4月30日)
1、召开工作会议
(1)乡安管办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参加,确保将“隐患治理年”活动精神传达到每个企业,提高企业对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
(2)企业组织全体职工召开动员会。同时,车间、班组等不同层面也要分级召开会议,逐级传达贯彻,切实将“隐患治理年”活动精神落实到每名职工身上,充分调动职工查改隐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企业动员会议于4月30日前召开,乡安管办将派人参加。
2、组建工作机构
乡政府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安管办、派出所、城建等科室主任为成员的“隐患治理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协调“隐患治理年”各项活动的开展。
企业也要组建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任组长,主管安全工作的副职任副组长的“隐患治理年”专门工作班子,根据企业实际,人员数量以3至5人为宜,积极做好本企业 “隐患治理年”活动的各项工作。
3、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出区域内“隐患治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企业按照各级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隐患治理年”工作方案和企业隐患自查自改实施细则。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乡安管办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隐患排查责任制度、隐患定期抽查制度、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隐患排查举报奖励制度、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管理制度等六项制度,并监督指导企事业单位建立相应的安全隐患治理机制。
5、细化完善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
企业在乡安管办制定的企业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见附件2)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自查表内容,并装订成册,发放工作班子成员。
(二)排查治理阶段(5月1日-11月30日)
以企业为主体,自查自改为主要内容,分五个步骤:
1、组织培训。由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聘请专家,围绕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内容、重点环节、方法、步骤,对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旨在提高隐患排查的质量和效率。
2、隐患排查。企业按照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内容,由专门工作班子逐车间、逐班组、逐岗位进行排查,排查出的隐患要逐条登记。
3、隐患整改。对于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实事求是的及时登记。对于一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要加强监控,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方案要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此项工作在六月底前完成。
4、建立隐患查改机制。隐患排查整改结束后,实事求是的建立查改制度(隐患排查制度、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隐患排查责任制度以及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