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科学发展方案 >> 正文
办公室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

力。

(三)抓规范,作风进一步转变。深刻理解办公室工作的规范性、细致性,强化“成败在于细节、胜负在于末端”的理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前瞻性、系统性。制订办公室工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以规范促职责的落实、效率的提高。

(四)强机制,工作进一步创新。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办公室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制度机制。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坚决予以废止;对实践证明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认真抓好落实,并不断加以完善;对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必须建立而尚未建立的,抓紧建立并抓好落实。

三、方法步骤

根据区委统一安排,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开始到8月基本完成,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实施过程中坚持把“边学、边查、边改”贯穿始终。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

(一)思想发动。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文件和讲话精神,引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把思想迅速统一到区委及办公会议的统一部署上来。

(二)学习研讨。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集中交流及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以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论述等。重点学习十七大报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

(三)专题调研。结合区委领导调研课题,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着重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农村改革、改善民计民生、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成果。

(四)专题讨论。组织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越城“目标是什么、差距在哪里、现在怎么办”专题大讨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

(一)查找分析问题。结合学习、调研情况,召开办公会议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办公会议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二)组织群众评议。办公会议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干部及有关方面代表,评议办公会议班子的分析报告,并根据评议情况对分析报告进一步修改。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

(一)制订整改方案。按照“五有五新”(服务有新提升、难题有新破解、实事有新进展、机制有新突破、形象有新树立)的要求,以分析检查报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告为依据,对照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目标和时限要求、具体措施和责任人,并以适当方式公开。

(二)建立机制规章。根据工作和解决突出问题的需要,研究制定一批办公室工作的基本流程,完善和制订一批新的规章制度。

(三)做好总结测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后,认真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在此基础上,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进行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和长效机制,巩固和扩大实践活动成果。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办公室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文件另发),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科室长为本科室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领导带头,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际金融危机下构建有利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发展机遇
       践行科学发展要求建设宜居宜业海…
       强化三种理念践行科学发展
       强化基层党建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科学发展要处理好五种关系
       以科学发展引领纪检监察
       信访推动科学发展
       中学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
     
    接收同志为预备党员的报告
    财政局员工婚礼致辞
    人大个人总结
    校运动会开幕式讲话
    庆祝建国57周年祝福祖国文艺晚会…
    优秀党员民主评议自查报告
    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工作意见
    爱岗敬业演讲稿统计
    污染源质量普查情况报告
    市园林管理局电化教育情况总结
    办公室优化环境工作方案
    办公厅整顿交通秩序工作方案
    度重点工程建设办公会会议纪
    市农机局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纪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现实表现情
    印发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爱护办
    政协办公室服务发展交流
    市委办公室宣传教育方案
    市委办公室开展思想教育方案
    市委办公室民主学习方案
    科学发展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