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想,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强化三种理念,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强化优化发展的理念。十七大报告深刻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不但要重视发展,而且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之路,切实把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一是把保增长作为发展的当前重点。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深入开展“会战攻坚”活动,全力推进阳光海湾、沿海中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大推进促进投资扩大和结构优化。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努力取得招商引资新突破,实现产业增量提质。二是把调结构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优化发展环境,注重为企业解危救困、共克时艰,加快推进工业“两创”倍增计划。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以“六个一建设提升工程”为载体,以旅游、商贸互动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旅游商贸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提升农业专业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工作始终,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体制机制等弊端。坚持“跳出奉化看奉化,放开视野看世界”,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推进奉化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建设。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至少包含三层含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要高度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把重民生、保稳定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更加关注就业再就业工作。把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和政策扶持就业的作用,努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拓展就业门路。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见习制度,组织大学生进入基层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服务和公益性岗位见习。完善落实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深化创业孵化中心等平台建设,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互相衔接机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努力将“三保合一”养老保障新模式从制度上的全覆盖落实到人员上的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加大对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化市委书记大接访“3+1”信访模式,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待和包案制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强化服务优先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提出来的。要尊重经济规律,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服务经济、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一要创新服务。以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促进企业发展”活动为抓手,按照省委赵洪祝书记提出的“政府扶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