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指导我们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为银行的管理者,在工作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责任和发展压力。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拨冗简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提高全行经营管理水平,是各级管理者尤其是作为行长一把手必须具备的意识和素质。作为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面对的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但总是可以归属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一部分是业务发展方面的工作。这两部分工作构成了银行管理者工作的主体内容,两部分工作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紧密相联、互为条件、相辅相成。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认识到,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管理者尤其是一把手把握全局,推进全面工作的关键所在。通过学习我还进一步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五种关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是正确处理好管理与发展关系的核心内容,是能否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并统领、指导全局工作的前提。
第一,正确处理发展、管理和风险的关系问题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发展与管理、风险控制的矛盾,常常为此纠缠不清,有时甚至在工作指导上出现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真实内涵把握不准。在“发展”前面加一个“科学”的定义,其意深刻。最明确的一点就是:风险控制与管理永远不是对发展的制约,而恰恰是对发展的保护和促进。也就是说,没有以发展为核心内容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是严重背离科学要求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管理与风险控制是对发展的促进、保障,是对发展能量最大限度良性释放的根本条件。在发展过程中,风险控制始终是保持良性前进的“动力源”的一部分,也是指正发展路径“方向力”的一部分,更是规避风险的“控制力”的一部分,而不能单单把风险控制作为“制动力”的唯一作用进行片面理解。上至国家、下至银行,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发展为大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发展摆在第一位,把发展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不动摇,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长久不衰。如何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植入员工内心,如何围绕发展做文章,是银行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真正调动全行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肖钢董事长在关于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讲话中指出:当前,全行“要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的思路。”这充分显现,总行党委已把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到了全行的战略地位,成为全行发展的指针。就山东行而言,目前面临着诸多发展困难,但越多的困难,也就潜藏着更多的机遇。危机面前,市场的竞争对手就可能被形势压迫到同一竞争起点上,或者说,优势劣势的差距会缩小,这就是危机突破概念。实际工作中,要具有迎接困难的勇气,发现机会的睿智,驾驭风险的能力,寻求突破的举措,实现超越的结局。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发展、管理和风险的关系,不能在困难面前畏难发愁,踯躅不前,也不能一讲发展就不要管理,一讲管理风险,就消极发展。要真正明白,发展和风险管理在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共同前进的,二者是事业前进的两只轮子,缺一不可,偏废不得。
第二,正确处理尽责与问责的关系问题
在银行的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问题进行严格问责,是规范全行经营行为,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由于过去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对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理常常避重就轻,既达不到惩戒当事人的作用,也起不到警示全体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