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占gdp的比重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应考虑人均数这个概念,如,经济的增长应该用当地的人口总数去衡量和加权计算;同时,可适当考虑酌情增加“绿色指标”,如原材料消耗强度、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消耗强度、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在实绩分析操作方法上要规范。将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比较规范的意见;对难以量化的内容,融合到民意调查中进行,通过群众满意度来检验。在实绩结果分析运用上要规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注重速度和质量、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的辩证统一,注重群众的评价,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二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公正地选好用好干部。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比如,积极探索干部初始提名方法,进一步规范干部任用初试提名制度,在人选的提名环节上,如何有效解决“少数人选人”与“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考察考核办法,着眼于扩大民主,实现从依靠少数人考核转变为依靠多数人评价,同时切实解决好拉选票、“老好人”得票多等问题;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突出刚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推进问责制“全覆盖”,建立问责制的启动机制,切实解决问责过程中怕得罪人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能上能下机制,在加大处理违法违纪干部力度的同时,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实行有序退出,并明确不称职干部的标准和处理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干事业、创政绩、做贡献上来,真正做到谁最胜任工作就选拔谁,谁干成事业就重用谁,树立重实绩、重公论的选人用人导向,有效地遏制干部任用上的不正之风。
第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要确立新的人才标准,打破身份、行业、地域、所有制的限制,扩大选人视野,协调解决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重大问题,关心和保护好各类人才的正当需求,给以真情周到的服务,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整合既有的人才培训资源,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探索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把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落实在发展上,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发展上,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发展上。
一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在外出务工经商、返乡知识青年和具有较强“双带”能力的经济能人中发展党员,培养选拔村干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情关怀基层干部,建立完善村(社区)干部“三位一体”的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级组织任期目标责任制、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推进村级组织规范
本文由: 免费提供 化建设;坚持和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建立民情恳谈、民意听证、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围绕和谐社区建设,抓好社区党建。紧紧围绕“四有一共建”的目标,全面推行选调优秀干部到社区任职工作,引入激励约束机制,改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待遇。加快解决社区工作用房的进度,确保社区工作用房尽快到位。加大财政投入,拓宽解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