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业为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很有成绩,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很少,国民素质偏低,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理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不到八年(初二),不仅与美国13.4年、(大学一、二年级)英国14年差距很大,与韩国12.3年,菲律宾9.4年也有明显差距。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人力资源还处于劣势地位。高等技工占技工人总数的4%,而发达国家则达到了30%—40%。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数量多少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被国内人顶礼膜拜的清华北大在国际上的排名进不了前200名,复旦大学排名则在300名以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经费资源严重不足,卫生弹性指数为0.96%,慢于经济增长速度。而发达国家1.4%—2%,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平衡。根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十分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在财务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排名第188位,这与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上的排名实在不相称。
(二)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 ,软件也要现代化“。许多城市遍布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宽广平坦的马路,各种名目的广场,铺草坪、种大树,硬件都相当现代化了,但就是社会管理跟不上,存在着交通拥堵,上学难,就医难,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等问题。例如2009年夏季一场大雨过后,北京部分地段交通中断,莲花桥一带水深可以没过轿车。
(三)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充分的就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就没有保障,社会也就难以安宁。过高的失业率必然 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甚至会影响到政治。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居高不少,每年劳动力供求的缺口在1400万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不会改变,而且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问题将成为“十一五”到2020年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者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拉丁美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经济停滞,甚至是社会动荡。我们要提高认识,充分注意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意义,经过努力,我国的经济社会一定能够迈向协调之路。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中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