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局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
箱开箱检查制度;健全与港口部门的有关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港口危险货物码头作业等信息通报机制。(分管局领导:钟国青、莫奇、黄军根,责任部门:船舶管理处、船员管理处、船舶检验处、危管防污处分别牵头,责任人:沈建南、梁军、王沛仕、李立,完成时间:2010年12月)
6、着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抓好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积极促请省政府尽早修订出台《**省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规定》;深入开展“两船”(砂石运输船、施工作业船)专项整治活动,完善“两船”长效管理机制;开展船舶违规使用和装载低闪点不达标燃油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检查、打击和整改力度。(分管局领导:莫奇、黄军根,责任部门:船舶管理处、通航管理处分别牵头,责任人:沈建南、黄斯深,完成时间:2009年12月)
7、着力加强水上应急处置。加强各类事故原因规律性分析与研究,建立安全建议跟踪和督察制度;建立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加强与专业救助力量沟通联系;建立通航环境综合情况通报制度;建立社会广泛参与、多职能部门配合、运转协调的搜救与污染应急反应机制;积极推进搜救与污染应急反应的粤港澳三地区域合作,推进珠江口、琼州海峡区域协作联动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积极推动**省处置重特大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颁布实施,制定溢油应急基地和设备配置规划;推广和应用船载危险品管理系统和船舶防污染电子申报审批系统。(分管局领导:莫奇,责任部门:通航管理处、危管防污处分别牵头,信息办参与,责任人:黄斯深、李立,完成时间:2010年12月)
8、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管指挥类别的安全通信及信息系统(vhf)、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溢油监视监测系统、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以及航海保障类别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沿海航路的航标建设,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建设21个内河监管点、8个沿海监管基地,计划建造巡逻船24艘,在重要港口、航段、桥梁加装电视监控系统(cctv);抓好**沿海辖区甚高频(vhf)工程、**海事局辖区视频系统(cctv)一期工程建设;建设**海事局数据中心,抓好海事业务信息综合平台应用。(分管局领导:张性平,责任部门:计划基建处、技术装备处、信息办分别牵头,航标导航处、通航管理处、财务会计处参与,责任人:李雪松、黄志军、王平,完成时间:2010年12月)
三、坚持执政为民,进一步提升海事服务质量
坚持执政为民,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海事监管由权力监管型向规范服务型转变。
9、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台**海事局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若干举措,研究并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上交通安全发展趋势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海事发展规划》;积极发挥海事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地方航运立法立规;促进地方发展临港经济、合理利用港口水域和岸线资源,在港口建设、涉海重点工作等方面,提前介入,主动提供技术支持。(分管局领导:梁建伟,责任部门:办公室(政研室)、法规规范处、通航管理处分别牵头,船舶管理处、船员管理处、危管防污处、船舶检验处参与,责任人:周晋金、彭顺安、黄斯深,完成时间:2009年12月)
10、着力服务行政相对人。以“服务航运企业发本文来自展,保障水工项目建设”为主题,开展“服务航运企业年”活动,深入实施“解困、扶持、服务”工程;根据金融风暴可能形成的对航运安全的影响,研究制定与航运企业共渡时艰的指导意见;从推动航运企业接轨世界发展水平、壮大航运企业发展规模、提升航运企业发展质量的高度,主动参与港航企业发展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科学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