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科学发展方案 >> 正文
村开展村级开展村级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

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二、范围对象和方法步骤
村级学习实践活动以村“两委”班子党员负责人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第三批村级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9月开始,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集中学习活动从2009年10月开始,时间不少于4个月,另外安排两个月时间用于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和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整个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10月份开展。主要抓好学习讨论、调研走访两项工作。
1、动员部署
(1)制定活动策划方案。各村要依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找准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村级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案。方案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设计具有特色的实践载体,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步骤。《方案》要于10月上旬报乡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2)成立机构。各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村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本村学习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
(3)召开动员大会。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村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对本村学习实践活动做出具体安排部署。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横幅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平台,广泛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发动广大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2、精心组织学习讨论。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书为重点,认真制定学习培训计划,采取个人自学、“两委”成员集体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进行专题学习。要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及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村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20学时,记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写心得体会1篇,其他党员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5学时,有书写能力的党员要求做适量的学习笔记。集中学习培训要力争做到“四个一”,即:上级党组织负责人做一次辅导报告,村党组织书记做一次动员讲话,请先进典型介绍一次经验,看一场科学发展观专题教育片。对文化程度不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以及流动党员,要采取结对帮学、送学和寄送学习资料等方式,帮助搞好学习,做到对党员全覆盖。在学习规定篇目的同时,学习《定西市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辅导读本》及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可适当安排农村政策、实用科技、法律知识等学习内容。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村实际,组织党员开展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努力在事关本村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
3、深入进行走访调研。要广泛开展“送政策法规、送技术信息、送关爱温暖,干部进农户知民情、政策进农户释民惑、技术进农户解民难、信息进农户帮民富、情感进农户促民和”三送五进活动,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要重点走访离任村干部、致富能人、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家庭、长期上访户等,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切实找准本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调研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有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11月份开展。主要抓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材料两项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
   学校第三批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策…
   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指导意见
   乡镇村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街道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第三批科学…
   中小学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整改落实方案
   09年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习计划
   小学学习实践第三批科学发展观学…
 
升学宴会致辞
高中生个人学习总结
国旗下讲话—第周—点点感悟
专科护士糖尿病健康管理中作用
迎国庆60周年颂祖国演讲稿
严打食品添加剂工作会上讲话
审计局局长审计会讲话
县工商局促进就业再就业情况汇报
猪年祝福三句半台词
教育局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方案
开展文明行车服务活动方案
开展教育活动工作方案
开展惠农政策工作安排意见
开展应急抗灾生产自救工作安
乡委员会开展作风建设安排意
农村开展美化乡村活动实施意
开展暖棚进畜活动方案
开展生产恢复自救工作意见
开展集中服务实施工作方案
科学发展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