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科学发展方案 >> 正文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意见

,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学习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精神,学习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公司党组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等。一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静心学、系统学,要认真读原著,组织好集中学习,油田公司将举办所属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专题讲座。二是成员单位党组织要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集体学、辅导学、党课教育等多种方式,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组织好党员学习;三是非在岗党员也要认真组织学习,时间可相对灵活。可采取邮寄学习资料、上门辅导和发送电子邮件等灵活有效措施,确保学习效果。

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凝心聚力确保持续稳产,创新实践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搞好调查研究。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将分别到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活动,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帮助基层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成员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着重围绕如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学发展水平、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如何按照“有进有退、择优扶强、有效发展”的定位和要求,进一步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和管理升级,如何调整优化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如何控制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如何抓好安全环保稳定工作、推进企业和谐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服务百年油田,创建效益成长型企业提供保障,如何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撰写调研报告,带头交流调研成果。集团党委将召开领导班子调研成果交流会,成员企业班子也要上报调研成果交流会情况和调研成果。

2、认真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本单位实际,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凝心聚力确保持续稳产,创新实践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集团“有进有退、择优扶强、有效发展”的定位和要求,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自觉树立与企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理清和完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第二阶段(2009年4月中旬至5月末):分析检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准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明确方向。重点抓好两个环节:

1、切实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两级班子成员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紧扣集团和本单位改革发展实际,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要注意紧扣思想和工作实际,从宗旨意识、业绩观、责任心和事业心、艰苦奋斗作风、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查找问题,并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前,要认真作好准备,广泛征求意见,班子成员要相互谈心,撰写发言材料。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与年度民主生活会一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可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集团党委组织部、纪委监察部要专门派人列席各单位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指导和监督。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参加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都要分析查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

2、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成员企业领导班子都要形成分析检查报告,报告要准确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要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环境和发展形势对本单位带来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达源物业公司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
   农机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
   部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意见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领导班子…
   医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
   卫生局践行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暨…
   小学科学发展观实践方案
   街道实践科学发展观方案
   教育局开展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
   规划局深化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
 
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督查情况通报
全区武装部长会议讲话
代表谈永续发展头脑中要多一根永…
保持党先进性加快六化型矿井建设…
公司文明单位创建目标和规划
离退干部政治建设调研
寒假读书总结
计划生育标语口号
东风大酒店开业庆典上致辞
乡镇政府安全生产活动方案
中原油田电大社会调查网上馅
油田企业五星级站库申报材料
油田个人学习科学发展观事迹
油田环保队领导个人事迹材料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疆油田发
油田实验小学优秀少先队辅导
油田销售部共青团总结
油田未来三年及“十一五”规
企业员工安全职责集合油田煤
油田公司十一五发展主题和战
科学发展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