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3、加强对乡、村两级文化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完成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乡综合文化站建设。对咸康村、大唐村进行原图书资源整合,新建*村、*村图书室,实现*乡图书室全覆盖。(*负责,社会事务办落实,2010年3月前动工,2010年10月前完成)
4、加强村级健身设施建设。积极创建体育小康示范村,完成*村健身点、篮球场建设,制定出台健身设施维护管理办法。做好*村省市两级体育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负责,社会事务办落实,2010年12月前完成)
5、争创*市卫生乡、*市卫生强乡镇。继续深入推进“清洁城乡”工作,计划2010年争创*市卫生乡、*市卫生强乡镇。根据要求,做好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负责,社会事务办落实,2009年底,制定好创建方案,2010年12月前完成)
(七)夯实党建基础
整改内容: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水平还需提高,工作创新意识和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还需加强,部分干部农村工作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相对欠缺,破解问题的办法不够多,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村党组织设置调整后,农村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规范,村、组两级党组织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尚待进一步理顺;村级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缺少有效载体;对村一级的考核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思想观念、能力水平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整改措施:
1、推广和完善村干部综合考评制度。在*村试行的《村干部综合考评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在全乡其余行政村推广落实。进一步提升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10年3月前完善方案、组织实施)
2、深化“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进一步完善民情联系网络,通过“一卡三表”落实联系责任,做到每村有一个民情联系接待室、一个民情联系箱、一个民情联系电话、一份民情联系简报、一本民情联系台帐、每周召开民情联系例会。实现民情联系全覆盖。(*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09年12月落实,2010年底见成效)
3、落实村干部办事档案。建立村干部为民办事档案,每周整理、交流为民办事工作情况,每月以书面形式上报党政办归档考核。(*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10年2月前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4、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培养。搭建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培养平台,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实践基地作用。给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分任务、压担子。各村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作交由村级后备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全程负责,村支两委做好指导、督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农村工作特别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农村事业后备人才队伍。(*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09年12月落实,2010年12月见成效)
5、开展村级班子二次创业承诺。在原有创业承诺完成的基础上,根据各村实际,指导各村制定切实可行的二次创业承诺。2010年初制定计划,并签订责任书,2010年中开展“回头看”工作,年底开展检查。(*、*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10年3月完成二次创业承诺,2010年12月见成效)
6、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进一步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实现志愿者队伍全覆盖。充分发挥党员在创业就业、种养技术、矛盾化解等方面的专长,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真正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负责,党政综合办落实,2009年12月落实,2010年12月见成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乡党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