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出色时刻,舞者便“定格”让游客拍照,极大地刺激了游客的摄影欲望。这一招,至今被诸多公关书籍列为经典案例。
“本地化”问题是跨国公司面临的一个难题,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办的合资企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尽快“本地化”。早在美国柯达公司与中国感光材料生产企业合资合作之前,不少业内人士就表示出了这种担心。
但柯达公司在中国一年多的实践证实,柯达已成功地解决了“本地化”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柯达在中国的成功,就是“本地化”的成功。
在中国,柯达公司投资200万元,为张家界森林公园改造、设计的三大景区游览线开通。柯达为三大景区的“换妆”包括:线路名称标志牌、景点与推荐摄影牌、珍贵物种介绍、环保公益牌、指路牌等300多个设施牌的改造设计。这些设施全部取材于自然原料,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柯达标志也与路牌颜色一致,突出了其环保意识,而少了许多商业宣传味道。针对景点出售假冒伪劣胶卷情况,柯达在张家界设立6家连锁店、16个产品零卖亭、100多个产品专柜,并设有25个相机免费试用点,建立了完整的张家界地区销售渠道。同时设计了一套独具张家界特色的零售网点店面与商品陈列体系,既与景区环境相谐,又具有明显的识别性。
柯达这一举措既树立了企业环保形象,又建立了销售渠道;既打击了假冒胶卷,又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可谓一举两得。
柯达广告创意分析
柯达早期的广告以易于拍摄的场景及孩子、狗、朋友等家庭生活为题材。在现代广告创意的“三b要素”(即婴儿、动物、美女)中,柯达在早期就占了两“b”,可谓先知先觉。
1920年,柯达在许多风景点的公
路旁树立这样的路牌:“前面有风景”。既提醒司、乘者欣赏风景,又让人们注重了柯达,具一石两鸟之功,知名度、美誉度双收。
柯达提醒人们“抓住每一寸快乐时光,别让它溜走”,用柯达“串起每一刻”,可谓抓住了现代大众深层心理的要害。“无限发展”的使命感,既让现代大众亢奋,又使他们感受到在“无限”面前的挫折:个人无论成就再大,在“无限”面前都显得无足轻重。对于无数在精神上没有归宿的“漂泊者”,惟有过去的美好时光可以抚慰心灵。全球性的“怀旧”思潮,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寻根热,就是这种深层心理的反映。柯达抓住了这一点,而且没完没了地诉求这一点,自然就让全球的消费者感到柯达像是一位知热知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