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划主题:博了又如何?——引自“老徐的博客”
二:策划事件:“老徐的博客”——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过1000万之际,引发网络等各方各面的追踪热潮。
三:策划目的:通过一系列的调查、采访,让受众明白什么是博客,他们又如何看待博客这一新兴技术,博客未来的发展走向又会是什么样子。
四:调查对象:普通上班族、媒体人士、80后知名写手。
希望通过采访不同行业的人士,能够得到一些独特新鲜的观点。
五:调查时间:3.14——3.17
六:调查地点:西安市区、网络
七:采访实施:卡特兰
八:调查内容:
1:什么叫博客?
博客是bloger的音译,就是指在网络上发表、张贴个人blog的人。blog实际上是指weblog的缩写,log本来的意思是指“航海日志”,后来泛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是指互联网,所以说blog就是“网络日志”。它因为有极其自由的交流方式,使它成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交流方式,可以说博客是互联网发展的第四块里程碑。
blog是一个心灵互动的工具它作为一种新表达的方式,它的传播不仅情绪化,还包括大量的智慧、意见和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博客的出现和繁荣,真正凸现网络的知识价值,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开始步入更高的阶段。
2: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超过1000万,引发网络热潮
徐静蕾今年31岁,在2009年举行的西班牙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她曾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获得最佳导演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徐静蕾从最初的新浪明星博客第一人,变成了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人物,博客成了她的第二张名片。
徐静蕾在新浪撰写的《老徐》一直被众多网民追逐热捧,并获得了超过千万的点击量。昨日,《xx日报》记者从中信出版社获悉,该社即将出版徐静蕾的博客文集,目前这本书暂定名为《老徐的博客》。
3:网络及现实世界对博客事件的探讨
徐静蕾在博客领域的成功,以及博客在中国的盛行,已经在中国引发了一次网络大讨论:博客的经济效益如何?谁应当从中获利?徐静蕾不久前在接受电视访问时透露,她可能会利用自己博客大受欢迎的契机,通过销售博客广告获利。徐静蕾的这番言论成为了博客价值网络大讨论的“导火索”。
新浪高管表示,该公司目前还没有开发博客广告的计划。新浪发言人孟翔鹏表示:“我们还没有将博客投入商业用途的考虑,未来是否会这样做也尚未确定。”
4:普通民众是如何看待博客,又如何看待“徐静蕾的博客”点击过千万这一事情。
把博客当做一种营销工具。对一个明星来说,传统的暴光手段如电视、报纸等,正在变得缺乏新意,而且费用不菲。徐静蕾通过拥抱博客这种新方式,获得的极大突破,估计徐静蕾会因此当选“2009年度艺人”。而新浪也借徐静蕾大大地赚了不少眼球。
5:文化圈内的人士又如何看待博客?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明星博客这一现象。
据中信出版社宣传人员介绍,《老徐的博客》一书绝不仅仅是从网上直接照搬的博客原文,而是进行了精心编辑,增加了自序以及大量珍贵图片,试图让读者从更多趣味横生的生活细节中,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徐静蕾。
6:作为一新兴技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