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处易造成桡神经损伤)。下肢在大腿的中下1/3的交界处。若创伤较重,为减少组织缺氧范围,既使在前臂和小腿,可把止血带上在靠近伤口的稍上方。3、上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应尽量缩短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适当。气候寒冷、肢体温度低时,时间可稍长些,一般可持续4~5小时。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肢体坏死。所以使用止血带时要有明显标志,证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尽量在短时间内送到医院。4、止血带的解除,过去认为1~2小时就放松一次止血带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切勿施行。上止血带的时间较长,放松后可以有大量毒素随血流被吸收,引起中毒性休克或其他不良反应。为避免复发出血,应在做好输血、输液和有效的止血准备后,才能放松止血带。
c.包扎:在急救现场上如果没有条件做清创伤口手术,但必须一定要先进行包扎,因为及时妥善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的目的。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做到包住伤口、严密牢固、松紧适宜。包扎时一般必须使用绷带。绷带通常分硬绷带和软绷带两大类。硬绷带是在布制的绷带上洒以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绷带。在急救中通常使用软绷带。应用绷带包扎,应注意如下几项使用原则:急救人员必须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必须先在创面覆盖消毒纱布,然后使用绷带。包扎时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外面贴近局部.包扎时应由伤口低处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从下到上进行缠绕。包扎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
d。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临时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的后送。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适度,牢固可靠。固定技术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现场都是用外固定,一般用夹板固定。
e.搬运:经过初步现场处理后,必须把伤病人及时转送到合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急救处理。在这个转送过程中,搬运做得及时正确不但可减少伤病人的痛苦,还可有利于防止造成新的损伤而招致残疾或死亡。搬运方法有多种,可因地、因时、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等。对颈、腰椎骨折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托住头颈、胸腰、臀部脚腿,切忌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
(3)前后衔接确保现场急救措施,紧密衔接完善防止前后重复,遗漏和其它差错,并正规填写统一格式的医疗文本,使前后医闻急救有文学依据,并妥善保管。
(4)以我个人观点。在患者及家属的心中总觉得给病号给氧及建起静脉输液,那医护人员有给救治及抢救,所以凡是稍重病号一到我们医院就为他吸点氧和建起静脉留置针吧。氧气短时间地给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听过台湾省著名的林光常博士讲过癌细胞最易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给病号用。那留置针如何应用等会儿护士长会讲,那我的课也就讲到这里,最后我借用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二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有落也不觉得凄凉。”与大家一起借鉴,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就在每一个人的手中,做好生命的救护神。
个人版书:优良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
1。.思想素质:具有高尚的医疗道德,对病人要有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具有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
2.心理素质:护士心里是人体素质的核心,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