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最近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国办发电[2004]26号)要求和省、**市有关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大和**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全面加强学校、幼儿园内部安全管理为核心,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基础,以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标本兼治为基本原则。通过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建设,全面排除校园安全隐患,全面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切实保证师生的安全健康,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 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明显改善,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二) 校园及周边危害学校治安、妨碍教学生活秩序、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经营场所、流动摊点、违章建筑及交通等问题得到清理整顿。
(三) 建立健全并严格实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责任制,校园内部宿舍、消防、食品卫生、门卫等重点要害部位和外来人员管理、校车管理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消除内部安全隐患。
(四) 全面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和教职工队伍。
(五) 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及周边环境的满意度有较大提高,对专项整治成果基本满意。
三、工作重点
(一) 加强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多方努力下,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正常秩序,影响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各镇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必然要求,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纪律教育,强化为人师表的意识和守法意识,加强对教职工、聘用人员、临时工的准入资质审查,防范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各种宣传阵地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利用校会、班会课、法制课、团队活动课、校外辅导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自护自救、防灾害、防事故的教育和训练,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 强化管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幼儿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要负总责,要确定一名副校(园)长具体负责内部安全管理,切实承担职责,加强和充实安全保卫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专职或兼职安全工作人员队伍。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签定《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责任书》,保证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落实到校舍设施设备,做到“管好自已的人,看好自已的门、办好自已的事”。建立和完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