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城乡结合部制假冒伪劣食品、农资等违法活动,加大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基层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强化措施,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推行和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标本兼治、防打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方针,以及“关口前移”的要求和市局推行的“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商品质量监管模式,深化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全市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萦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承诺等自律制度面达到100%。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治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和《四川省工商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履职尽责,做到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三是加大食品质量的监测抽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商品质量快速检测仪的使用效能,及时发现和查处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对监测抽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及时上报,引导消费;切实加大对监测抽查后处理工作的力度,净化消费环境。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商品质量监管力度
(一)狠抓落实,加大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两年多来,我市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取得明显成绩,商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监管。但是,对商品质量的现状和趋势,对我们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必须有清醒的熟悉。商品质量问题仍然大量存在,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今年,各局要进一步加大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的力度,一是要加大指导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的力度,有重点的进行推行,分类给予指导。对食品、家用电器、建材装饰材料、农资等经营者,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必须指导其全部建立各项自律制度。要将经营者建立和执行各项自律制度的情况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杜绝制度一个样,商品质量和经营行为另一个样的现象,将建立制度和执行制度统一起来,切实保证商品质量。二是要落实行政监管制度,发挥行政监管制度的作用,加大监管效能。
(二)加大监测力度,确保商品质量
各局要积极探索在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企业自建检测室。要选定一批规模较大,信誉较高,基础较好的企业,指导他们建立自检工作。要加强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自己送检商品。行政机关、企业、消费者形成合力,共同监督商品质量。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三、狠抓基础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12315执法和维权作用
(一)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构建12315农村维权网络体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将“三农”问题放在战略制高点上,“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勾画了未来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局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充分熟悉在农村构建维权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维权
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二)各局要针对维权的重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采取多种措施,突破薄弱环节,加大维权工作力度,努力构建12315农村维权网络体系
要继续深入开展12315进农村、进社区等“六进入”活动,进一步推进12315农村维权服务联络点建设工作。要充分依托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发挥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广泛建立农村12315维权服务联络点,方便消费者申诉、维权,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12315农村维权网络延伸作用,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申诉举报情况的分析,对一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