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家”专门场所,供党员交流、学习和活动;二要配置读书专柜,提供党建读物、电教光盘、报纸、杂志等学习资料,便于广大党员学习、阅读;三要配备电视机、vcd机、棋、牌等学习娱乐设施。
2、抓制度、重关心,认真履行服务职能。
第一,建立困难党员经常性帮扶制度。一是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党员全部实行“低保”;二是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实生活困难的,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结对帮扶”;三是对下岗失业党员,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四是开展定期走访,每年“七一”和春节前夕必须进行两次集中走访慰问,通过走访慰问一方面了解党员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生活难题;一方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征求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建立定期交心谈心制度。一是通过班子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谈;单位主要领导与普通党员谈,党员与党员谈,党员与群众谈等方式,让每位党员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表达的意见表达出来;二是通过下发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深入基层访谈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定期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和谈心情况,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制定改进措施,向党员、群众公布整改结果,进行满意度测评。
第三,建立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一是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制度,提高生活会质量;二是健全党内重大事务公示,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项制定,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三是完善党员民主评议,每2年集中开展一次“述评”活动;四是发挥党代表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听取党代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党建工作的良策妙计。
3、抓培训,提素质,认真履行教育职能。
第一,创新教育模式,增强学习效果。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一要建立完善党员年度培训指导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二要改变以往读书、看报的传统教育形式,要通过“干部领学、个人自学、结对促学、专题辅学、办班助学、交流互学、群众评学”以及“读书会”、“朗诵会”、“心得展”、“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党员电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增强学习效果;三要在“进百门、解百难”等主题实践活动中,边学习、边改进、边提高,从理想信念、工作作风、敬业精神等方面,找差距、明方向、定措施;四要建立学习培训与考察、考核相结合机制,将党员参学情况、考勤情况、成绩情况及在日常工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与评先定优相挂钩,切实增强党员参加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转换教育思维,提高致富能力。切实开展好“双培双带”工程,按照根河市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对“实现特色种养业重点突破”的要求,首先把“双培”工程作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的主要渠道来落实,通过种养殖技术的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其次以“双带”能力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核心来认识。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上,更要体现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努力完成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
4、抓载体,造氛围,认真履行指导职能。
丰富活动载体,创新主题实践活动,应注意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注意与党员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注意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使主题实践活动更具体,分阶段进行。如二月围绕春节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向贫困党员送温暖;三月紧密结合部门职能,组织党员深入乡镇、社区、企业、猎民点开展送温暖、送科技、送项目、送文化活动;四月利用传统清明节,开展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