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县交警大队在上级公安交警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大刀阔斧推进了政治建设、素质建设、警营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和业务建设,班子队伍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只要我们“跳出交警看交警”,就会发现,交警队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只有找准自己的不足,并“对症下药”的予以解决,才能使班子队伍达到日臻完善和循序渐进发展的目的。在此,笔者结合**大队近几年在队伍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些剖析的思考,以供同行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缺乏责任感。多年来,公安交警部门受单位性质和执法工作的特殊性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影响,因此,多数民警都把自己定格在“管理者”的位置也就成了习惯。然而另一个方面,随着我国法律制度和普法力度的不断完善,公民法律意识已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许多群众只要发现执法者稍有执法不公,就有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因此,来自于对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民警个人执法不公而引起的群众上访上诉、媒体曝光等事件越来越多。作为一直以来都以“管理者”自居的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者(换句话说就是交通民警)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社情民情复杂,民风彪悍,执法难,执法环境恶劣”等等方面的抱怨也就成自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民警开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看待执法,在工作中表现为缺乏责任感,能躲则躲,见违不纠、管理不严,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章现象的蔓延。
(二)警察的职业认同感下降,人生观移位。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突现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民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发生移位,对人民警察的职业神圣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的认同有所下降,力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的动力不足,工作缺乏敬业精神、,缺乏激情,缺少信心,被动接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原因分析
(一)工作压力增大。当前,摆在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面前的突出问题是“警力不足”,有些地方还是“严重不足”。截止到2009年底,**大队共有财政供养的在编人员43人,其中工勤人员10人,实有有效警力为33人。 担负着桂嘉路、s322、s324、s215等四条省道、8条县道和乡村道路1300余公里,机动车4.5万余辆和近5万驾驶人的管理重任,工作任务不可不说不大。 而与此不相适应的问题是“工作任务一年比一年重”,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而且作为一线的基层所队,每年要肩负上级公安交警部门部署各项专项行动,如涉牌涉证整治、酒后驾驶整治、道路隐患排查、交通安全宣传、交通事故处理等,还要负责来自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各种警卫保卫活动,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民警常年超负荷工作,休息时间难以确保,生活无规律,心理压力增大。
(二)各种待遇偏低。在经济待遇上,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民警收入所得与自己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在政治待遇上,在公安交警部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僧多粥少”,加上岗位轮换机制的不畅,许多民警往往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得到提拔,许多人从进交警工作直至退休都没有解决职级和职务,如此一来,民警的潜能被长期掩埋而使之渐渐失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三)激励机制不畅。责任跟踪措施不到位。公务员实行阳光工资后,基层队伍管理和民警思想状况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如其所在单位缺乏增加、扣发绩效工资的抓手,出现出工不出力、做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