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管理办法 >> 正文
移民搬迁安置管理办法

形成一定规模、沿公路或川道地区的村庄。建设移民新村,实行集中安置。按照“统一勘测、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标准、分户实施”原则,计划建移民新村120个,安置5300户20450人,占安置总数的40.9%

3自主分散安置。由搬迁户依据移民搬迁相关政策,不具备集中安置的地方。自主选择建房地点,由县国土、住建部门规划设计,搬迁户自行建设,房屋建设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计划安置5600户21150人,占安置总数的42.3%

二)安置点选址

教育、医疗条件较好,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备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开发前景,能为搬迁户提供可开发的立地条件;符合抗震设防和防灾减灾要求,无地裂、滑坡,不受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

三)建设内容

各项目建设标准按相关行业标准执行。移民搬迁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农户住房建设、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产业开发、贫困户能力建设、生态建设六部分。

1农户住房建设项目包括在小城镇、中心村等建设房屋以及危房重建和旧房改造等。

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新村自来水、通村道路、电力、广播电视、通讯、河堤、口粮田建设等。

3社会事业项目包括阵地建设、卫生室建设、警务室建设、商业超市、文化活动场所、幼儿园建设等。

4产业开发项目包括种苗补贴、圈舍改造、技术引进等。

5贫困户能力建设项目包括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雨露计划等。

6生态建设项目包括移民新村排污、院落绿化美化、垃圾处理等。

四、投资概算、补助标准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县移民搬迁规划概算总投资89350万元。其中:搬迁户住房建设投资60000万元,年。占67.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550万元,占18.5%;社会事业投资8439万元,占9.4%产业开发投资1574万元,占1.8%;搬迁户能力培训投资312万元,占0.3%;生态建设投资2475万元,占2.8%。

二)补助标准。市、县财政配套资金按照省上政策规定执行。移民搬迁补助按照省上随后出台的相关补助政策执行。

三)资金筹措。其中争取省上投入财政资金62500万元,县移民搬迁计划总投资89350万元。县级部门整合投入资金715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9700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职责。县上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并搞好协调服务工作。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镇长任组长,加强本辖区内移民搬迁工作的领导。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列入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相互支持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二)认真调查研究。科学规划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调查研究,立足改变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统一规划。有关部门要会同项目实施镇深入现场搞好具体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工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项目落到实处。同时,广泛征求项目所在地干部群众的意见,使工程实施方案力求合理、实用、科学。特别是迁入地的落实工作,要坚持“三高”三避”和“六个结合”即高出水位线、高地势、高地基,避洪水、避滑坡、避泥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政务信息量化考核管理办法
       城乡低保听证管理办法
       行政行为备案管理办法
       农村社保实施工作意见
       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意见
       农户小额贷款实施意见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意见
       农民合作社建设实施意见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见
     
    县运动会开幕式讲话
    财政局创建工业强镇半年计划
    党委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报告
    县食品安全监督情况报告
    水利规划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电力公司煤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
    银行网点主任竞聘材料
    县长城镇化暨村村通建设会议讲话
    地方党员干部个人整改实施方案
    县公路管理站宣传教育总结
    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要点
    做好工业移民工作计划
    移民新村创建工作方案
    农场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方案
    工业移民实施管理办法
    征地搬迁补偿款和经费使用管
    移民局工作交流
    整体搬迁建设新村申请
    三村移民建设事迹材料
    图书馆搬迁总结及体会
    管理办法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