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居住环境恶劣、稳定解决温饱有困难的群众为主要对象,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将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小城镇和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等多种形式,切实搞好移民搬迁工程,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 科学认证,一次规划,分年实施。
2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3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宣传引导及协调服务作用,调动群众参与项目选择、建设、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群众意愿。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合理确定安置规模和类型。
5坚持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项目村符合搬迁条件的户全部纳入搬迁范围,相对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
6坚持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原则,整合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建设移民新村,实现整体推进。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
一)搬迁任务。涉及地灾移民1000户4000人、洪灾移民520户2000人、扶贫移民7800户30000人、生态移民3680户14000人。其中,年共搬迁安置13000户50000人。营盘镇930户3580人、乾佑镇740户2840人、下梁镇1070户4110人、石瓮镇760户2900人、小岭镇1330户5120人、凤凰镇1230户4750人、杏坪镇1400户5400人、柴庄镇770户2960人、瓦房口镇1310户5050人、红岩寺镇1300户5000人、曹坪镇1060户4080人、丰北河镇480户1860人、蔡玉窑镇620户2350人
二)实施范围。移民小区安置涉及16个村;移民新村安置涉及120个村;不具备移民小区和移民新村安置的进行分散搬迁安置。移民搬迁项目涉及全县13个镇120个村。
三)具体目标。计划从年起。通过实施移民搬迁项目,全县建成16个移民示范小区、120个移民新村集中安置点,实现县农村居住环境恶劣的群众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目标。一是搬迁户有安全、经济、实用住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左右。二是每户有12人掌握实用技术,每村有12个主导产业。三是交通、电力、通信、能源、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完善,达到或超过当地城镇水平。四是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群众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五是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搬迁到城镇的群众收入力争达到当地城镇居民平均水平,搬迁到中心村的群众收入水平力争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三、安置方式、安置地选址和建设内容
一)安置方式
1城镇移民小区集中安置。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居住。计划建16个小区,把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安置2100户8400人,占总安置数的16.8%主要从事二、三产业等服务业。
2移民新村集中安置。将零星分散的自然村整合归并,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