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我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我市周边地区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对我市形成严重威胁。我市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一些尸体随洪水漂流到下游河道及水库,腐烂的动物尸体易造成病菌滋生、扩散;同时经洪水冲刷后,土壤中大量病菌暴露出来,极易引发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疫病。我市今年动物防疫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县区、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及早制定工作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切实做好秋季动物防疫的各项工作,打牢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
二、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搞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认真做好集中免疫工作。各县区在秋季动物防疫中,对国家规定的各种应免疫病要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特别是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大村大社、公路交通沿线、洪涝灾区的免疫要切实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群体集中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五种病的免疫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对新城疫力争做到全面免疫,对羊痘、炭疽、狂犬病、牛出败、布病、羊梭菌性疫病等在新老疫区、重点区域开展因病设防。
(二)加强培训和动物疫苗管理工作。要采取各种手段,以村级防疫员为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动物防疫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进一步规范动物防疫程序和操作。要严格疫苗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实行专人、专库管理,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
(三)要继续抓好动物防疫示范点建设工作。各县区要认真落实《市动物防疫标准化示范点实施方案(试行)》,在春季动物防疫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集中力量,再兴办一批动物防疫示范点,真正对动物防疫工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市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四)加强跨省调运动物监督管理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各县区要严格执行跨省调运动物申请备案制度、调运前检疫审批制度、入省境首站报告制度和隔离观察制度。要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市调运动物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进行跨区域动物的调运。上市交易和规模养殖场的畜禽耳标佩戴率要达到100%,加挂动物耳标要使用识读器录入并上传秋防免疫信息。
(五)强化疫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坚持月补免日制度,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完善村级防疫员、疫情报告员制度。对城市周围、交通沿线、河流边缘、候鸟聚区、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户和新老疫区,特别是洪涝灾区要进行重点监测,要特别加强活畜禽市场监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到定期、定时、定点检测。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接到疫情举报要及时处置,杜绝疫情的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
(六)加强检疫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和省政府牲畜交易、屠宰和运输的规定,严禁无免疫标识的畜禽进入流通环节。要严把检疫关,确保畜禽及产品运输、屠宰、市场三个环节的检疫率达到100%。五个省设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与外省、市毗邻的重要关口,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调入调出的畜禽及产品严格检疫。
三、靠实责任,确保工作成效
一要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