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条件、审批环节、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事项须提交的材料、统计分析需求、联络方式等)事项进行梳理,提交和共同编制审批事项流程图,为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奠定基础,制订本部门网上审批工作方案、各项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程序,并严格落实。
相关工作与市同步开展,各县区负责所辖区域网上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确保全市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有效对接。
(二)建设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市已建电子监察系统的基础上。对所有行政许可实行全方位实时监控监察。完善行政权力目录、线咨询、评估评议和效能投诉等系统功能,规划建设执法行为监控、决策分析、视频监控等系统,逐步建成集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和决策分析于一体的电子监察系统。
1.实时监察。电子监察系统自动、实时采集每一行政审批事项从受理到办结的详细信息。
2.预警纠错。系统针对审批中不同的违规行为分别发出警示信号。
3.绩效评估。系统根据行政绩效测评量化标准。对行政效能情况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和综合评价,根据评估结果,研究改进措施。
4.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向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行政处罚事项办理要求等信息。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并通过网络定期把行政审批的实施情况报送领导参阅。
5.决策支持。按照不同的决策需要。显示分析结果等功能,生成多种样式的分析报表和图表,为不同领导和决策管理人员提供个性化、全角度的信息服务。
6.视频监控。对所有行政审批办理现场设置视频监控。实现对公务员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岗在位和办事效率等的有效监督。
负责实时在线监察,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负责制定电子监察相关管理制度。督促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各有关单位配合实施。
(三)完善系统运行环境。对具有行政许可职能但又尚未接入我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单位。要先建设和完善内部办公网络。完善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必需的数据存储备份、安全管理、机房供电等系统,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组织各有关单位实施。由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牵头。
四、实施步骤
(一)会议动员部署召开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协调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和量化要求。
(二)项目前期准备对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责任分工和具体任务进行细化、核定。制订本单位行政许可事项实行网上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编制招标文件,组织项目招投标。
(三)系统建设运行按照“开发一批、培训一批、上线一批”原则。切实抓好网上审批与电子监察系统的应用和运行。推进已开发网上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应用,对其中已上线运行的要继续深入推进,提高服务效果。对尚未上线使用的要重点抓好系统上线运行。着重抓好尚不能网上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电子监察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开发,根据开发进度,组织各部门进行系统应用培训。各部门要及时组织召开网上审批系统上线运行动员会,确保本单位已开发行政许可事项的充分应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的上线运行,对各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绩效评估,确保已开发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在网上办理。
(四)项目总结验收由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组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