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行装置上或其附近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
h)公司应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i)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程序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偏离hse方针和已制定的环境目标、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程序应涉及到企业内部与该环境因素有关的任何部门;
——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并与现行的规章和作业实体hse实施程序相结合;
——程序要文件化。
j)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计划。
k)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
3.7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3.7.1 ,总则
变更管理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应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一旦发生事故时,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不破坏环境,不损害公司的声誉,应实施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应急管理是指对生产、储运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3.7.2 变更管理
3.7.2.1 变更类型
a)工艺、技术变更:如因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引起的技术变更,原料及介质变更,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等重大变更,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操作规程的变更等。
b)机械设备及设施变更:及设施变更:如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和配件,设备材料代用用变更,临时性的电气设备变更等。
c)管理变更:如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变更,人员和机构的变更,hse管理体系的变更等。
3.7.2.2 变更申请
变更的申请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3.7.2.3 变更审批
《变更申请表》填好后,应逐级上报主管部门,由其组织有关人员按变更原因和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变更。任何变更都需按管理权限报主管领导审批。
3.7.2.4 变更实施 .
&nbs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