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卫生管理制度 >> 正文
高校食堂安全卫生责任书

和维护,非凡设备操作必须具有上岗证或操作证,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及时报修,以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2)大小电器、线路、炊具、气灶、开关等要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范事故发生,保证使用安全。

(3)餐具使用后必须由专用水池洗净并进行高温消毒,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消毒后的餐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中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要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

记;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8、就餐服务责任

(1)食堂就餐大厅要保持清洁,做到餐桌无油渍,地面无杂物,墙壁无灰尘,学生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学生就餐后要及时回收餐具和清理餐桌。

(2)为师生提供就餐服务时,服务人员要做到衣着整洁,使用礼貌用语,做到文明服务,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与就餐师生发生争执。

(3)当就餐学生对所购菜肴进行投诉时,服务人员应及时予以调换,如问题严重,应立即向餐厅负责人报告。

9、食堂及员工卫生责任

(1)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食堂应定期组织对食堂员工进行身体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2)食堂必须按照《食品卫生法》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卫生治理制度,划分卫生专责区,厨房、餐具、餐厅和库房等卫生要责任到人,落实到每个服务人员身上,在卫生管

理上做到人人有专责,处处无死角,天天有检查,保持清洁。

(3)员工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更衣,上岗要穿着工作服,不得在食品加工销售场所吸烟。

(4)餐厅服务人员身体有病要及时报告,并由食堂负责人确定是否应调离工作岗位,病愈后重新上岗时需由医院出具病愈证实。

10、库房治理责任

(1)食品存放应当分类、上架、隔墙、离地存放,防鼠防潮,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2)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3)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并加覆保鲜膜。

11、安全卫生突发事件报告责任

(1)用餐师生发生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食堂应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活动,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上报后勤公司主管部门。

(2)应立即组织对受伤、中毒师生进行救治,尽快协助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事发食堂负责人应将该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处理结果及工作的改进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及时上报后勤公司。

三、责任追究办法

1、违反国家、省和公司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承包合同、取消食堂经营资格,并酌情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发现或者员工举报的重大、特大安全卫生事故隐患不及时治理或者查处的。

(2)重大、特大安全卫生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者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

(3)阻挠、干

涉对重大、特大安全卫生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的。

(4)未依法履行职责而发生重大安全卫生事故的。

(5)食堂无能力处理的已知重大安全卫生隐患不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要求治理或者查处的。

2、食堂内发生师生死亡1人或者重伤、重度中毒1-3人安全卫生事故,食堂负责人对事故的发生,依照国家、省和公司的有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直单位卫生评选办法
       搞好镇容环境卫生暂行规定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农村爱国卫生实施办法
       单位和居民区卫生管理规定
       市卫生局行政职能
       市公共卫生和公共文化联络员管理…
       市卫生局重特大安全事故医疗救援…
       卫生局局直单位领导班子行政副职…
       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
     
    下岗女工创业演讲稿一支寒梅报春…
    现代中国秘书学研究成就和趋向
    烟草局卷烟调控管理总结讲话
    机关作风整顿整改措施专辑二
    市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实施方案
    艺校党员教育讲话
    廉政建设制度
    新任物流公司经理体会
    电力优质服务演讲稿
    财政局效能建设活动动员会讲话
    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高校生党员思想汇报
    和高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会讲话
    高校学院专题宣传片样稿
    食堂满足度调查问卷
    高校生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高校开展党员党性分析的经验
    高校特岗教师情况交流材料
    浅谈高校良好团支部申报材料
    卫生管理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