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制度,建立与聘用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我们说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即工资活发,是在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拿出工资中津贴部分的30%和奖金作为浮动工资,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办法,对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具体分配方法,方案中说得很细,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4、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家应该明白,这次改革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绝好契机。通过改革,可以解决我县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使我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这里,我要说的是,一方面,要通过这次竞争,发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其典型引带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吸引、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贫困中小学支教,切实解决我县个别中小学师资短缺和教师素质不均衡问题。
5、要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我们这次改革,必然要使一部分教职工面临转岗、待聘及再就业。据测算,我县中小学要精简470人,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我们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编余人员的安置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一要坚持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的始终。教师分流的原因是超编,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绝不是简单的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包括即将被分流的教师素质都是不错的,他们工作在教学一线多年,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我们制定的各项分流优惠政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认识改革,正确对待分流。二要依据政策,把握原则。省里下发的关于编余人员的分流意见是我们搞好人员分流的重要政策依据,在改革中,要本着积极稳妥的方针,抓好贯彻落实。三要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千方百计把编余人员安排好。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协调、沟通有关方面,帮助分流人员做好待岗、转岗或重新上岗等项工作,保证分流人员各得其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试点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它山之石为己用。
以上所说的几项重点工作,启动有先有后,有的贯穿始终,有的相互交叉,有的要立即启动,有的
三、加强领导,精心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无论是哪一项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都不可避免地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设想哪一项改革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结果,那种皆大欢喜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座的各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1、要摆上位置,纳入日程。按照省里的要求,到寒假结束前全面完成改革的主要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亲自挂帅,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按时实施好改革的各项工作。另外,还要与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主动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研究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要吃透精神,强化宣传。国家和省市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以及我县的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都从总体上构建了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是我们推进改革应遵循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