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消防安全制度 >> 正文
草原防火方案

  (三)草原火灾报告程序;

  (四)不同等级草原火灾的应急处置措施;

  (五)扑救草原火灾所需物资、资金和队伍的应急保障;

  (六)人员财产撤离、医疗救治、疾病控制等应急方案。

  草原火灾根据受害草原面积、伤亡人数、受灾牲畜数量以及对城乡居民点、重要设施、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程度等,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草原火灾发生规律,确定本行政区域的草原防火期,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在草原防火期内,因生产活动需要在草原上野外用火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批准。用火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失火。

  在草原防火期内,因生活需要在草原上用火的,应当选择安全地点,采取防火措施,用火后彻底熄灭余火。

  除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情形外,在草原防火期内,禁止在草原上野外用火。

  第十九条 在草原防火期内,禁止在草原上使用枪械狩猎。

  在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进行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失火。

  在草原防火期内,部队在草原上进行实弹演习、处置突发性事件和执行其他任务,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第二十条 在草原防火期内,在草原上作业或者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安装防火装置,严防漏火、喷火和闸瓦脱落引起火灾。在草原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司机和乘务人员,应当对旅客进行草原防火宣传。司机、乘务人员和旅客不得丢弃火种。

  在草原防火期内,对草原上从事野外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当采取防火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失火。

  第二十一条 在草原防火期内,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应当对进入草原、存在火灾隐患的车辆以及可能引发草原火灾的野外作业活动进行草原防火安全检查。发现存在火灾隐患的,应当告知有关责任人员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拒不采取措施消除火灾隐患的,禁止进入草原或者在草原上从事野外作业活动。

  第二十二条 在草原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极高草原火险区、高草原火险区以及一旦发生草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区域划为草原防火管制区,规定管制期限,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在草原防火管制区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草原火灾的非野外用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管制要求,严格管理。

  进入草原防火管制区的车辆,应当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颁发的草原防火通行证,并服从防火管制。

  第二十三条 草原上的农(牧)场、工矿企业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以及驻军单位、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草原防火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落实草原防火责任制,加强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做好本单位的草原防火工作。

  铁路、公路、电力和电信线路以及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的经营单位,应当在其草原防火责任区内,落实防火措施,防止发生草原火灾。

  承包经营草原的个人对其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森林防火方案
       森林防火奖惩制度
       护林防火火源管制制度
       森林草原防火制度
       试用木材防火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铁路沿线林区防火制度
       草原防火条例
       易燃物品防火管理规则
       森林防火条例
     
    青年教师观摩课展示会开幕式上致…
    环保部门单位总结
    什么是老干部?做好老干部重要意义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用人格塑造人…
    新城镇党员电化教育总结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
    县二00五年司法行政要点
    区房产系统总结表彰动员大会讲话
    医院医生发展观心得体会
    全国财政投资评审业务培训班讲话
    草原保护补助奖励工作方案
    森林防火工作指导意见
    党委做好抗旱防火工作要点
    铁笼里小老鼠和草原上小狮子
    消防局防火安全实施方案
    县级森林公安分局民警推荐为
    时代先锋—防火办创新示范岗
    森林防火办防火经验发言材料
    文化局防火实施方案
    安监局防火教育管理总结
    消防安全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