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的审批,认证发证,检验检测,稽查,向企业发布诚信信息。
同时防止企业以不正常手段,减轻或者逃避处罚获得不正当的商业机会和商业利益,防止杜绝针对行政机关的各种商业贿赂,都可以使行政机关更加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地做出各种决定。最终能够反映医药企业诚信各项信息和具体指标更加具有公信力,并为同业和全社会认同。
第二,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的法律现状有三部法律,一个公约,一个规章和若干个司法解释。
我国从1993年12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务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与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象单位,对方单位和个人在帐外以受贿罪论定。商业贿赂行为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刑事犯罪的,监督监察部门处理1万以上20万以下的处罚。
第二是现行宪法,规定了更为具体的罪名,第163条规定的是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164条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163、164条涉及的罪名由公安机关来管。第385条是受贿罪,387是单位受贿罪,389条是行贿罪,391条对单位行贿罪,392条是介绍贿赂罪,393条单位贿赂罪。
刑法规定比较全面地覆盖了商业贿赂中的犯罪行为,体现了对商业贿赂有力震慑。
第三部法律是2000年7月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该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表示其真实完整。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示强令会计人员伪造、编造会计帐簿,会计资料,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
2003年年底包括我国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对惩治商业贿赂立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16条第一款商业贿赂中行贿罪的规定,对行贿罪的主体没有做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任何人或者实体都可以构成公约规定的行贿罪。
在司法解释方面,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行贿案件的立案数额是人民币一万元,行贿数额不足一万元具有下列原因的,同样可以进行侦查。一个是为谋取非法利益行贿的,向三人以上行贿的,第三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贿的,第四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此外这个规定还就受贿罪,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的立案标准和立案条件做了详尽的规定。比如除特殊规定以外,个人受贿的立案数额为五千元,单位行贿的立案数额是20万元。单位受贿的立案数额是10万元,介绍立案数额由介绍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立案数额是2万元,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是20万元。
另外国家工商总局所公布的一个规章性的文件,大家都知道关于禁止商业贿赂的暂行规定,这是在1996年11月15日开始实行。这个规定对一些概念做了明确的解释,比如什么叫商业贿赂,经营者为购买产品采用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其中财务是指现金和实物,包括经营者为销售和购买商品假借宣传费,赞助费,科研费,劳务费,佣金等名义或者以报销各种费用的方式给对方或者单位财务。
其他手段提供国内外各种名义的旅游或者财务以外其他利益的手段。根据这个规定,经营者以行贿手段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或者有关单位个人购买或者销售商品时收受贿赂的,工商行政机关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上述的国际公约、法律、规章和司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