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听证质询会能够当场解释和答复的问题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做出结论的,要说明原因和确定责任人,限定办理时限。
5、 事情有结论或办理完毕,及时将结果公开并向有关人员反馈情况。
延时办理制度
1、 服务窗口单位适当安排工作人员轮休,实行双休日办公,五个工作日七天服务,确保双休日群众事情有人办理。
2、 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在八小时之外延时服务。
3、 延时服务与正常服务要有同样的态度,同样的效率,同样的效果。
4、 工作人员不得在延时服务期间接受群众的宴请。
社会监督考评制度
1、 镇党委把转变工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转变工作方法,建设服务型政府纳入对单位、干部考评范畴。
2、 此项内容的考评,注重民主监督和群众公认,采取群众评、领导评、互相评等方式,全方位考查评价各单位、各工作人员的现实表现。
3、 针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相关单位和个人要制定方案限期整改。
4、 对群众满意率低的干部,要给予警示和戒免,当年不得评优、晋职、列为后备干部。
5、 对群众不认可的干部,进行停职侯岗处理。
服务“四限”制度
1、 限时:简化手续、限定时间、工作不推诿。服务事项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
2、 限地:深入基层、限定地点、工作不绕弯。镇设服务大厅村设便民服务室,村妇联主任和记帐员为便民工作联络员。能到户办的事不到村,能到村办的事不到镇,能到户办的事不上推,需要到旗办的事镇统一代办。
3、 限事:明确权限、限定事项、工作不越权。切实转变职能,真正变管理为服务。
4、 限费:政务公开、限定标准,工作不滥收费。
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
1、 为满足群众对各类致富信息的需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特制定本制度。
2、 通过电脑上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做到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真实。
3、 对获取的信息要分门别类进行系统整理,根据时效性和种类的不同,加工制成信息产品。
4、 通过电视节目的信息,信息发布会、板报、橱窗、宣传单等形式进行信息发布,每年月发布一次。
5、 信息发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要结合当地经济实际,要有详实的材料,建好信息发布的档案。
服务承诺制度
1、 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镇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村干部必须认真对待接待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咨询、请求等服务事项。
2、 领导班子成员受理的服务事项,属职责范围内的,立即答复与处理,属需部门处理的,立即指示给相关承办人,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限定服务办结日期,交承办人处理。
3、 镇村干部受理的服务事项,必须立即着手解决处理。属政策和技术咨询方面的,自己能予以答复解决的,立即予以解决;答复解决有难度的,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属矛盾纠纷类的,按“三级调处”程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