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同时,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党员内在动力
1、实行责任目标激励。结合党员的具体岗位、职务,责任目标落实到人,建立合理可行的具体目标,通过创造条件、定期检查、民主评议督促党员积极履行义务。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让每位党员成为本职岗位的标杆和旗帜。如把建立“党员示范岗”等责任制和“争创一流业绩”等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2、运用先进典型激励。在广泛开展向全国、省、市、县英模人物学习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培养本校的先进典型,树立了李云霞等先进典型,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3、建立党内表彰制度。要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内表彰制度,对在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进行表彰。努力营造一个“学先进、赶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民主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1、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断完善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2、坚持党内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开展谈心活动的基础上,每月认真召开一次党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组织和党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党员领导干部每年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统一要求,认真开好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
3、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权利。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党员,切实给予关心照顾,对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制定相关规定,为党员教师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协调人事、职改等相关部门,对教师中获得党组织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的,认定为综合性先进,可作为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条件之一;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培训学习,按照教师继续教育的课时计算;党建论文获奖可以在相关学科评聘职称中使用;学校中层干部、骨干优先在党员教师中选拔。
五、建立监督机制,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1、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凡属党内重大事项应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使党员能及时了解党内事务,落实党员的知情权。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向党组织报告制度。
2、认真落实监督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教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3、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通过征求意见箱,以及设立群众评议小组,及时收集党内外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方式,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4、完善党员民主测评制度。进一步做好民主测评工作,把党内外群众的民主测评结果作为教师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服务机制,实施群众满意工程
1、建立和完善领导包干联系制度。校委会成员结合分工,包级包班,提高服务针对性。要进一步完善校领导接待日、联系老同志、联系青年教师等工作制度,建立校长联系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制度。
2、坚持和完善办实事办好事制度。要加大服务力度,每年认真研究解决几件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普遍关心的事,作为办实事办好事的项目,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七、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