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安全生产制度 >> 正文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下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03
5.功能助剂生产线碱烧伤应急预案………………………………109
6.功能助剂生产线酸烧伤应急预案………………………………109
配电柜事故应急预案
1.作业场地
生产车间,组批工房
2.适用岗位与作业性质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对配电柜内发生事故的处理能力,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工作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而 预先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
3.危险源辨别与分析
380伏低压配电柜10个.电缆接头几十个.上述设备在进行工作中,易发生触电,电器火灾和爆炸事故.
4.事故模式和后果
当高压系统出现故障或因雷击等原因,产生系统过电压,会造成停电事故,当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空气开关,电缆等一次设备,因长期过负荷或设备自身的短路故障,以及连接端接触不良时,会使上述电器设备绝缘老化,自身发热,引起电器火灾,严重的还会使电压器,避雷器,电容器发生爆炸.如果高压系统二次接地不良,就会使二次设备产生高电压,威胁人身安全.
5.现场应急措施
当配电柜出现异常,三组电流表缺相,保险烧断等情况出现时,应及时断开电源,及时报告项目部电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通电.
6.急救
当发生严重威胁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将其移到通风处,使其平躺,进行必要的抢救工作,如人工处理.
7.报警与通风
发生电气火灾或人身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打电话向特材及有关领导报告有人员伤亡时立即通知医疗机构.
8.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如发生电气火灾应迅速切断相关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火势迅猛立即拨打5119,并立即上报项目部,特材及相关领导.如有关人员触电,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进行现场自救.对触电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特材公司及有关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车辆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9.防护救援设备
生产车间,组批车间应配置合格的灭火器,消防专用锹,斧,消防桶,特材公司应有应急值班车.
10.应急预案的实施职责
由铝粉项目部及特材公司组织临时抢救小组,负责制定,落实现场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求援措施,由特材公司经理或工业公司组管领导现场指挥抢险急救.

铝粉生产线烫伤事故应急预案
1.作业场地
铝粉生产车间
2.适用岗位与作业性质
熔炼操作工,生产车间雾化制粉需要使用的,提速炉的运行与操作.
3.危险源辨别与分析
往提速炉里加铝锭或从提速炉往熔铝炉中加铝液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铝液飞溅.当把坩埚内的铝液到入有水迹或油迹的铝排内,使水的温度迅速升高,形成强大气流,迫使铝液飞溅的过程.
4.事故摸式和后果
当高温的铝液倒入有水迹或油迹的铝排内,水和油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沸点,迫使铝液飞溅,不仅会使人员大面积烫伤,还会使周围的设备受到破坏.
5.现场应急措施
当操作人员小面积烫伤,应马上用烫伤膏涂抹在伤口上,如大面积烫伤,应在涂抹伤口的同时,马上向项目部负责人及特材公司领导报告.
6.报警与通讯
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及特材公司经理,如有烫伤严重人员,要立即拨打医院值班电话,请求帮助.特材公司经理必须马上派车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7.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当发生烫伤事故后,班长必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上
       机关值班安全制度
       中华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
       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餐厅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书
       矿党委书记安全生产责任制
       生产副矿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制度
     
    党政综合大厦揭牌庆典致辞
    建县60周年庆典大会讲话
    党员个人整改工作方案
    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策划
    总经理酒店安全专项治理会议讲话
    提案交办会上的讲话
    爱卫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安排意见
    市委办公室开展思想教育方案
    食品药品监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下乡见习心得体会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实施意见
    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消防安全检查活动方案
    生产落实年活动方案
    药品安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药品安全机制建设意见
    优质果业生产和出口工作方案
    乡村消防安全扶持实施意见
    开展应急抗灾生产自救工作安
    安全生产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