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参与企业决策,可以集思广益,补充和完善决策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重大决策和经营治理的失误。第六,企业民主治理,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哪里?企业活力的源泉来自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只有充分
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企业才能从根本上呈现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良性循环状态。怎样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呢?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的手段很多,物质刺激,精神鼓励,创造条件使其实现自我价值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是被动的、有限的。只有当职工具有为理想、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大庆人奋战荒原钻油井,邯钢人齐心协力创一流,是由于崇高的理想,强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假如一个企业的职工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兴旺和国家的繁荣紧密相连,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这个企业必然布满活力,这种力量的焕发不仅要依靠政治思想工作,更需要健全的民主治理制度来保证。
二、深化企业民主治理,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企业改革的要害是转换经营机制,通过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企业经营者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化企业治理,充分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发挥企业整体力量,把企业的命运同职工的命运牢牢的拴在一起,共同承担企业面临的风险,做到企业自主经营,职工当家作主,才能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实: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翁,是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今天,他们又是促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强大动力,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保证。应当说,我们的多数企业,但是,就当前的状况看,不少企业领导干部民主意识不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比较淡弱。非凡是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后,一些领导把手中权力握的过紧,统的过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重大决策性的问题,经常是一个人说了算,听不进职工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容不得群众参政议政,有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常年不能召开,有的即使召开也是摆摆形式,走个过场,使职工对企业实行民主治理产生怀疑,严重挫伤了职工群众大家做主的热情,更影响了生产积极性的发挥。
如何使广大职工能够在企业中真正当家作主呢?必须着重从增强企业领导的民主意识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教育企业领导确立职工是改革主力军的思想,要熟悉到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职工参加企业治理都是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二者并不矛盾。要依法放权给职工,相信和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使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聪明,增强企业决策的透明度,可以减少和避免企业的决策失误。其次,要教育职工牢固树立主人翁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自觉履行主人义务,为深化企业出谋划策,多做贡献。总的来说,在深化企业民主治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对工人阶级历史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宣传,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质的方针,切实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掘职工群众蕴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使改革成为职工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成为深化企业民主治理的主力军。
三、深化企业民主治理,必须坚持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
当今,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