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学校管理制度 >> 正文
学校大型文体活动安全治理规定

第七条对场内的电器、音响、参加人员的衣物等要加强保管和看护,以防丢失和被盗。
第八条对妨碍和扰乱秩序的行为,工作

人员应予以劝阻、制止,不听劝阻或情节恶劣的,报保卫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保卫部对主办单位提出的治安工作措施和方案,要把关审批,并给予安全工作指导,必要时可派人协助,及时处理违法案件和事件,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对安全保卫措施不力,无安全保障的,保卫部有权提出改变活动计划,情况紧急时有权责令中止活动或停止开放。
第十一条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员和观众,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讲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举办单位和活动场所的有关制度和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疏导和治理。
2、禁止故意拥挤起哄、吵闹等扰乱场内外秩序的行为。
3、禁止在场内打架、斗殴和辱骂、殴打演出人员及工作人员。
4、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
5、禁止伪造、倒卖入场券或使用假废票入场。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保卫部根据治安治理规定,提出处罚或提请公安部门按有关规定查处。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校园文体活动治理规定

(2004年修订)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维护校园治安秩序,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对在校园内组织举办文体活动的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校园文体活动场所

校园内部的风雨操场、田径运动场、球类活动场地、图书馆报告厅等是师生的文体活动场所,经批准可以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

第二条校园文体活动类型及治理

一、组织举办大型文体活动

1、大型文体活动是指有200人以上参加的或面向全校的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

2、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应由学校、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等组织举办,要保证活动内容健康,任何个人或校外机构不得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禁止在校内举办任何形式的纯商业性文体活动。

3、学校直接组织的全校性大型文体活动须经校党政领导同意,并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组委会,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安全保卫工作。

4、各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须在活动举办的1周前,填写《大型活动审批表》(一式三份,包括举办时间、地点、人数、活动内容、参加对象、举办方负责人等),经团委、体军部、保卫处审批同意后(聘请校外人员到校进行人文社科类的讲座、报告等各种活动须经宣传部审批同意),并保证认真履行安全治理规定的各项要求后方可举办。审批后的表格一份交团委或体军部备案、一份交保卫处备案。若要申请使用场、馆、所的,则要报有关治理部门同意。

二、组织举办部门文体活动

1、部门文体活动是指学校各部门、各系组织举办面向本部门学生的文体活动。

2、部门文体活动应由部门内有关组织和群众团体等组织举办,要保证活动内容健康,任何个人或校外机构不得在校内组织举办各类部门文体活动,禁止在校内举办任何形式的纯商业性文体活动。

3、部门文体活动实行部门审批负责制,但须填写《部门文体活动登记表》(包括举办时间、地点、人数、活动内容、参加对象、举办方负责人等),报相关部门备案(属文娱活动的报校团委,属体育活动的报体军部),同时接受校团委或体军部的指导。如涉及安全保卫问题必须报保卫处审核批准。

第三条安全保卫措施

一、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艺术学校财务治理制度
       学校政教处班级量化治理细则
       学校办公室办治理规定
       初中学校书记岗位职责
       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制度
       学校校本教研导向评价激励制度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及管理办法
       学校公共卫生及健康教育知识学习…
       学校寝室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小卖部管理制度
     
    信访纪律处分规定
    法院民事工作实施意见
    环保局宣传教育演讲稿
    党政办公室主任大会上的领导建设…
    神舟六号观后感
    医疗市场部工作要点
    民政局完善应急培训发展计划
    年校长教代会上报告
    城管局规划建设讲话
    县委组织部半年总结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意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安全单位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教育局发展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加强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强化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学校管理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