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任务:
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卫生环境和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流行性疾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
二、卫生工作管理:
1、学校卫生工作由总务主任分管,建立校、学部、班级的卫生工作管理工作体系。
2、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作为考核学部、班级、班主任教师、学科教师贩一项重要内容。
3、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成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布置学校卫生工作,调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开展学生常见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矫正学生的不良卫生习惯,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指导工作。
4、对卫生管理人员,按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所制定的考核标准办法进行考核。
三、卫生工作要求
1、依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
2、学校或教师不得发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教导处要指导教师适当布置学生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保证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
3、逐步解决学校的环境质量等问题,使其尽快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4、环境卫生。校园内操场、校门口、公路、厕所等学校环境卫生区或,由小学四年级以上班级学生轮流值周打扫,每天早读课以前完成,值周教师、值周学生督促检查、指导。
5、教室及教室门前两米范围内,坚持每天放晚学(或下晚自习)后打扫,做到地板无垃圾,桌椅、窗台无灰尘,桌椅摆放整齐;教师办公室由室长安排教师轮流值周,坚持每天清早扫,坚持每周对教室、办公室的消杀工作。
6、学生个人卫生,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7、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符合学生适合学生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运动伤害事故。
8、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从事不安全工种的劳动,不得让学生夜劳动。
9、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各种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生的生理特点给予适当的照顾。
10、学校应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好生理卫生课和健康教育课,开展好有益于学生健康的各种活动。
11、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对体格检查是发现学生有传染性疾病的,及时通知家长做好治疗工作,对残疾、体弱学生,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12、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龄齿、寄生虫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自顾不矫治工作。
13、认真开展季节性流病的宣传、预防工作,并做好各种传染病的登记工作。
14、做好突发性公共卫生的预案和上报工作。
四、奖励
1、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制度,并作为校“文明班”的评选活动。
2、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