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用心血和生命铸就而成,是中国石油精神和青海高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根本出发点,是创业和奉献的思想基础。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和奉献的必然条件。为油而战的奉献精神,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本质内容,是爱国和创业的实际行动。
3、企业目标
3.1中国石油发展目标——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3.2青海油田发展目标——在“十一五”末或稍长一点时间,实现“5355”三步走,年产油气一千万,全面建设高原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目标。
第一步:谋求突破,夯实基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现油气勘探大场面,力争找到1-2个5000万吨级的石油优质储量,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00亿立方米,为实现油田的快速发展夯实储量基础。
第二步:提升加速,快速发展。万众一心,奋力拼搏,2009年油气产量达到485万吨,2009年达到800万吨,为全面实现油气一千万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步:油气并举,实现跨越。百折不挠,全力以赴,“十一五”末,油气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300万吨,天然气产量70亿立方米,跻身于千万吨级大型油气田的行列,进入中国石油13个油气田的前八强。
注解“一千万”:伴随着油田的改革与发展,油田公司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油田实际,适时赋予“5355”新的内涵,将“5355”中的形成年生产原油500万吨调整为年生产原油300万吨,年生产天然气50亿立方米调整为年生产天然气70亿立方米。即为年产油气一千万吨。
4、发展战略——油气并举战略、质量效益战略、科技创新战略、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
4.1油气并举战略:
柴达木盆地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实施油气并举是青海油田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石油勘探上,谋求大突破、大发现、大场面,在天然气勘探上,谋求做大、做精、做强;油气开发利用上,努力实现原油产量的稳步提升,实现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到“十一五”末或稍长一点时间,实现油气当量1000万吨的发展目标;在炼油化工上,做精做细炼油,做强做大化工,加快油、气、盐下游产品市场开发,实现效益最大化。
4.2质量效益战略:
质量是企业良好形象和信誉的保证,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油田发展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油田勘探高水平、油田开发高效益、油气产品高质量、油田发展高速度。
4.3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是加快油田发展的助推器,创新是推动油田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瞄准制约油田发展的关键技术,注重研究和运用国内外勘探、开发、炼化、管输、油气工程技术服务、生产技术服务等各方面的新成果和新工艺,结合青海油田的实际,做到研究、应用、储备三统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油田勘探的大突破、油气的大发展。
4.4持续发展战略:
持续发展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在油田的发展进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眼前和长远、规模与效益、科技与生产、产量与资源、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实现油田开发高效益和资源可持续开发,努力奉献能源,创造和谐,推动油田持续有效较快协调发展。
4.5人才强企战略:
企业发展,人才为本。认真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积极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