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公司管理制度 >> 正文
公司公文处理实施细则

2号楷体字。
(二)上报地方党委的公文应将发文单位标识下的红色反线从中间断开,并在断开处点缀实心红五星。
(三)有密级的公文必须标明份号,份号标注于公文首页的左上角。
(四)秘密等级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份号下方位置。
(五)紧急程度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方份号下面,与密级并排列出,用间隔号相连。
(六)应在正文右下方,成文日期之上标注发文单位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七)印制版记由公文印发单位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一般在公文末尾印两条横线,横线中间左侧注明印发单位名称,右侧注明印发日期,底线下面右侧加括号注明印制份数。
第十三条 公文标点符号,应符合1996年6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四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第十五条 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上报国家电力公司党组、国电公司华中公司党组和省委的文件,以“河南省电力公司党组文件”形式发文。
第十六条 向

国家电力公司及其分公司、省委、省政府等上级单位的请示或报告,转发上级文件和规定,带有全局性、指令性、批复性的文件,涉及面广、需要统一行动的安排、共同遵守的事项等以“河南省电力公司文件”形式发文。
属于专业处室权限范围内的事项一律以“河南省电力公司部门文件”形式发文。
第十七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公文不能对领导个人或一个单位的部门发文。
第十八条 向下级单位的重要行文,可抄送直接上级单位。
第十九条 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单位,需要同时送其他单位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不得抄送同级和下级单位。但上报项目建议书、计划任务书、设计审查意见等业务性较强的公文,可抄送下级单位和有关单位。
第二十条 报告的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二十一条 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向上级请示,应当写明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由主送单位负责答复。上级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单位。
第二十二条 请示的公文不得越级呈报,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抄送越过的单位。
第二十三条 单位或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协商一致时,不得行文。
第二十四条 平行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可以联合行文,上级单位和其下级单位不能联合行文。
第二十五条 公司各部门不得向上级单位行文,不得向本公司和领导个人行文,部门之间一般不行文。
第二十六条 省公司党组发文由机要文书室编写文号;省公司发文由办公室文印室统一编写文号;部门发文由各部门自行编号。
第五章 发文办理

第二十七条 发文办理指以本单位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拟稿、审核、签发、复核、印刷、用印、分发等程序。
第二十八条 拟 稿
(一)公文内容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规定,符合电力工业的实际情况。
(二)公文所反映的情况要确实,观点要明确,表述要准确,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文字要精炼,字词要规范,标点使用要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单位的职权和与主送单位的行文关系确定。
(四)拟制紧急公文,应当在文中体现出紧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司考勤出差员工出国管理规定
       公司保安员岗位责任制
       公司员工形象准则
       公司奖惩条例
       公司保密制度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公司车辆使用和管理办法
       市长运公司章程
       公司安全生产奖罚规定
       公司行政事务管理制度
     
    教工元旦联欢会节目串词
    电信营业厅开业庆典上贺词
    企业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总结材料
    [推荐]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动员大会…
    教育局加强艺术教育实施意见
    医院部门主任竞聘演讲
    公司董事局报告
    萧山区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讲话
    第四批广东援疆干部欢迎大会讲话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培训会议总结讲…
    党委融资公司检查工作方案
    公司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贡茶食品公司的调查报告
    电力公司人事部工作总结
    公司网管机构工作总结
    煤矿公司文化工作总结
    公司技术和经济情报保密协议
    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协
    公司中层治理干部转正量化标
    公司高层治理人员转正量化标
    公司管理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