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工作规则 >> 正文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细则

,鼓励企业做强对外贸易。
  (十二)鼓励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
  (十三)鼓励企业扩大对外合作。
  (十四)国家、省专项资助并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
  第七条 扶持方式。按照《政策意见》确定的方式实施,原则上采取一次性奖励、补助及配套补助。
  第八条 扶持标准。财政扶持按照《政策意见》的规定执行,并对相关内容的扶持标准明确如下:
  (一)技术开发费的奖励政策。
  1.《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绍市委发〔2009〕112号)第2条规定“对享受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以每年实际抵扣额为基数,在20%以内予以奖励,单项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绍政发〔2009〕41号)第2条规定“企业技术研发费用(不包括政府补助部分)当年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3%的,超过部分财政给予2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同一单位享受上述两项政策按最高原则执行,不重复奖励。
  (二)企业与院校科技合作专项资金。 
  1.院校科技合作一般项目:与院校合作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2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2.院校科技合作重点项目:与院校合作金额不得低于15万元,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3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3.院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硬件、软件投入和技术开发费用)的2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4.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招投标项目:按项目计划投入总额(包括技术研发、中试、推广及专项试制设备投入等费用)的30%以内给予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上述项目在验收时的实际投资额小于项目计划投入总额90%的,则同比例减少补助总额。
  (三)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专项资金。
  1.市区投资20万元以上的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20%以内给予资金扶持。列入市级综合节能技术专项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30%以内的资金扶持。单个项目当年最高扶持金额不超过50万元。被省级有关部门考核认定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绿色企业的,给予每家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
  2.同一单位涉及不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的,按最高原则执行,不重复奖励。


第三章 申报、审核及拨付程序


  第九条 资金申报程序。
  (一)依据固定资产投资额、技术开发费、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等确定奖励、补助金额的项目申报程序:
  1.在项目投入次年4月底前由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并组织单位申报。
  2.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年度申报通知的要求,向归口管理部门和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奖励、补助资金申请报告。
  (2)有关设备投资额、技术开发费、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的有效证明材料(或具有一定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设备投资额、技术研发费用、广告实际支出额、实际支付诉讼费用、销售额的专项审计报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县司法局基层司法所规则
       省委员会秘书长会议规则
       省委员会主席会议规则
       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规则
       省委员会全体会议规则
       市政府规则
       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
       党员电化教育管理规则
       市经委老干部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
       直属机关青年联合会组织和实施细…
     
    县农业局安全生产年终总结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半年总结
    国内现代农业示范区域情况报告
    国税局长在企业座谈会上讲话
    广电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演讲稿
    努力让学生感动
    迎新年文体活动工作方案
    高校学习科学发展心得创新型人才…
    总结乡镇安全生产总结
    地方税务局保持党员学习教育活动…
    行政专用章管理办法
    抗菌药品专项整治实施意见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财政资金整合工作方案
    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意见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财政支出管理年开展情况报告
    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工作意见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意见
    工作规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