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文、英语等进行集体辅导,年级组实行培优工程,每个科任老师都如教授带几个“研究生”般进行个别辅导。同时利用一切社会关系,帮助毕业班收集各种复习信息,使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2005-2006学年,小学毕业班出口质量荣获县素质教育质量特等奖,初中毕业班出口质量荣获县素质教育质量先进集体,重高人数再创我校历史新高,学校继续保持冒尖和大面积丰收,继续保持在全县领先的教育地位。
五、加强校本教研,不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1、加强了教研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健全教科研组织,以形成完整的教科研体系,对全校教研组长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增设了信息技术教研组,以便进一步做好信息技术的相关工作,尤其是我校成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这一块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同时,在科研活动中了建立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心的25人教科研核心队伍,学校给每位骨干教师均建立了人头档案,要求每名骨干教师每年必须有一个自行确定的研究专题,年初制订研究计划,每期研究活动记录不低于5次,每期末对本期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并要求所有研究活动的相关记录均采用无纸化,每期考核一次,用骨干教师的研究活动激发学校其他教师参与教研、教育科研活动的热情。本年度学校召开了双语教学研讨会,对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后阶段的双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与会的部分语文、数学、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和重要性,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2、继续做好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继续坚持“突出重点,全员参与”的原则,为各级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本年度学校重点做好了三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①、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本年度在一至八年级一共开设了30门课程,除每周星期三继续上好大文化校本课程,学校还给承担了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教师下任务,压担子。以继续做好大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大文化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本课题研究成果《规范课程开发与治理,提高校本课程质量》被收入省教厅出版的《西部教育论坛》一书。
②、继续做好“因特网上教学资源和分析与利用”的深化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优化有关研究资料,力争被纳入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育项目第二批实验学校。送省教科所参评的信息技术论文有15篇获奖,占市基础教育阶段此类成果的83.3,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学校已向中心教科所申报“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
③、注重对“新世纪通用语言能力超前培养实验”的研究,召开相关学科教学研讨会,落实英语、语文、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通过外籍英语教师教授口语,加上本校教师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通过学生能力检测与能力展示,教师阶段成果总结等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零距离”》、《因特网与英语教学》、《合理利用cai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等获县级奖励。同时注重对课题研究的完成情况、成果提炼、成果深化和推广的阶段总结,并向市、县相关部门
汇报了研究情况,递交了年度报告,报送了13份研究成果。3、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自卫星教学收视点在我校建成后,学校积极利用卫星播放的教育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下载有关课件、课堂实录、习题精练等内容,配合教学计划,按年级科目分类整理,每周公布,供师生学习利用,并把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教师积极性空前高涨。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