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负责组织、机关成员的政治思想、单位重大事件的抉择。对单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严格的说它在单位中是统帅、是灵魂。新时期学校建设中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组织的抉择稍有不慎,将会影响学校的全盘发展,更有甚者会影响一代或几代人的前途命运。面对知识经济到来的新形势,学校党组织务必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强化“发展性教育”的探索和实施,引导全校师生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为社会的发展积极做好人才储备。为此,学校党建工作必须把好“五观”。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指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指明料方向。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涉及千家万户,使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密切的事业,党组织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来统驭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彻底转变与人观念,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办学行为。《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非凡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唯“分数”至上,忽视“人的发展”就失去了教育的应有价值。因此我们党组织在学校治理抉择中一定要从唯“分数”、唯“治标”、唯名次的怪圈中走出来,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抓紧“促学生发展”这一根本,树立正确的办学观、学生观,摆脱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方法,改革评价体系,注重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的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彻底的转变治理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学校一切工作的评价一定要以“是否有利于育人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标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服务、服好务。
二、把好“德才兼备”的科学人才“观”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要害,教育是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机率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提出料“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学校党组织要在学校治理和学校抉择中认真把好德才兼备的人才观,不仅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更要把握好教育对象的能力、品德的互进、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把握好调进教师的度,学校领导集体讨论形成,制定《调进教师程序方案》,既要注重思想品德又要重视学术能力,通过考试——面试——考核——讨论的形式进行逐一筛选。其次教师调进后加强对其德、能的培育。第一,要使之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第二,要适应新的教学任务。第三,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靠站互帮互
学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活动,使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过各种形式的恳谈会、
交流会以期达到学校与教师双赢的效果。
在学校班级治理中,建立党员班主任示范岗、党员教师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