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实践基地。各镇、村根据产业特点,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或党员创业致富示范点。全县形成了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教育、农业、科技、劳动等部门配合,企业积极参与的农村党员科技培训的新机制。
(三)明确目标,分类培训。县把全县岁以下的有劳动能力的万名农村党员按“现在会什么,将来干什么”等内容划分成致富示范户和乡土人才、种养大户以及无技术专长的党
员等三大类型,并建立相应的档案。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培训对象。印发招生简章,改点名入学为自愿报名入学。在培训层面上,实行分级分类培训,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农民企业家,具体对象是村支书、主任和致富党员示范户,着重提高他们创业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镇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具体对象是家庭经济处于中等水平的党员中的“土专家”、“田秀才”,着重提高他们的劳动致富技能,让他们领办示范基地,创建科技示范户;村级的培训目标是提高普通党员的劳动技能,重点对学习能力较低、无技术专长的党员进行普及性培训,使他们把握-门致富技术。在培训形式上,采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基地、集中与分户、考察与操作、培训与创业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班次安排上,根据培训的内容和学员的需要,采取一期数班或一班数期等不同形式。党员参加培训后,根据培训学习内容以及个人需要和申请,分别由县科协、县农业局、县劳动局等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分别发给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绿色证书或者进厂务工上岗资格证等。为拓宽学员的视野,还组织学员到县外考察学习。如去冬今春,县培训学校先后组织了四期多名学员到武鸣、南宁、武宣、北海、北流等先进市县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奶水牛养殖基地考察学习。、、、等镇也分别组织培训班学员到海南、玉林、桂林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分级分类培训,改变了过去党员培训中“大锅饭”、“一刀切”的做法,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党员的学习需求,广大农村党员踊跃报名参训。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自创办以来,已举办无籽西瓜、美国超甜玉米、奶水牛饲养、无公害茶叶栽培等种、养、加工技术培训班期,下岗党员培训班班次,参加培训的党员多名(其中下岗党员多名),各镇、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累计培训学员名。
(四)建档立卡,强化服务。为使培训取得实效,学校建立了学员档案,对学员“在校学什么、回家干什么”逐一登记,设立学员跟踪服务卡,实行常年跟踪服务。一是组织学员回校述学,交流学习后应用科技致富的心得、做法;二是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别走访学员,帮助学员解决生产治理中碰到的问题,巩固学习成果;三是建立农艺师与学员的联系制度,学员可以随时拨打农艺师电话咨询技术疑难,确保学员“学得进、用得上、带头好”。两年来,县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共组织学员座谈会次,开展学员述学述用讲座次,各镇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学员跟踪服务,增强了学员学习、创业、致富的决心。比如,当得知奶水牛养殖班学员镇大坡村谢饲养的头奶水牛草料不足时,县培训学校班主任及时与和平食品有限公司联系,公司每日免费供给玉米壳斤给他作饲料。此外,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先生也已先后两次到谢的牛舍视察,与他洽谈建立规范化饲养小区和收奶站等事宜,更坚定了他进一步发展壮大饲养奶水牛的信心。
二、主要成效
工作中,县各级农村党员科技培训学校都能紧紧围绕做大支柱产业,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和服务招商引资这几个方面来安排培训内容,使得党员在培训中学得懂,在生产经营中用得上。因此,一大批参加学习培训的党员,做到学以致用,带头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