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使每一名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学有所得、学有进步。对于文化基础课来说,更要强调分段提高的问题。
4.分批推进
目前的中专生虽然个体差异很大,但仍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批次。通过分层次教学,我们既可以达到分段提高之目的,而且要实现分批推进。假如说分段提高是对学生个体而言,那么分批推进就是对学生群体而言的。全面性和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我们要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能分批次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二
目前,实施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那么如何搞好分层次教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
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和环节入手,扎实工作,认真组织,周密实施,稳妥操作。
1.教学计划的制定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定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一刀切”、“一个模式”、“千面一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教学计划的大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成才,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决不能强求划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与分层次教学是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的。因此,搞好分层次教学的首要环节和要害是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
2.教学大纲的编写
要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结合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实施性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因此,原则上是在分层次教学中分几个层次,每门课程就编写出几套教学大纲。好的教学大纲是有效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又一重要因素。
3.教材的选用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能力本位的要求,组织全国中职校优秀教师和实际工作者编写的,现在已经陆续出版发行,还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大纲。这批教材不仅突出了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而且深浅适度,层次分明,很适用于目前中专学校的分层次教学。现在教育部门正在组织使用前的培训工作,各学校应加以重视,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培训。
4.教师的配备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和“多边”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富有经验、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教师。非凡是对于所谓的“慢班”,我们更应配备在教学上强的教师,因为此群体属于重点提高的部分。教师队伍的配备是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5.教学治理体制的改革
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全面加强教学治理,大胆地进行教学治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动态治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成绩的升降情况相应地进行教学层次的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体制创新。要大胆地进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多证制等改革尝试;最后是搞好常规治理。安排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验实习,合理调度教室,安排好教学进程等。
6.成绩考核办法的改革
要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实现成绩考核的经常化、标准化。非凡是要探讨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横向比较问题,为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和毕业时的推荐就业提供理论依据。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等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保证人人能成才,个个都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决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7.激励机制的建立
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