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模式:复合网络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教育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的学校将会发展成一个包括技术-信息网络、人际-经验网络和社会-价值网络三位一体的网络中心。技术网络只会强化而不会取代学校教育。在作为复合网络中心的未来学校里,个体社会化必须解决的认知、行为和态度非凡是信仰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统筹解决。
【要害词】学校模式;复合;网络中心
网络引入教育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未来的学校模式将是怎样的?
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的出现及其伴随信息技术的更新而获得的飞跃发展,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信念,也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以及千百年来习以为常的学校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学校模式将是一个包含技术—信息网络、人际—经验网络和社会—价值网络的三位一体的复合网络中心。
一、未来的学校是一个复合的网络中心
1.未来的学校是一个技术—信息网络中心
现代学校教育是提升个体生活、传播发展文化的生根手段和途径。当上网成为一种流行垂涎和时尚文化的时候,学校就无法回避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据美国《电脑工业年鉴》2001年4月24日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因特网用户人数已从1998年底的2亿多人增加到去年年底的4.14亿,假如将偶然上网的人数计算在内,则这个数字还要增加28。另据统计,至去年年底,全球网页达30亿页,而且天天正以300万页的速度增加。在中国,至2000年底,全国上网用户也已达2250万,列全球第三位,而且这项记录还在不断更新。在深圳,70的家庭拥有电脑,60的学生在上网。在打破权威的时代里,感受网络所带来的各种文化养料本身就是一种时尚,上网一族的“网虫”已经无法离开网络而生活,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络学习方面,社会似乎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这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网校和校园网的不断涌现可以看作是各国教育对信息技术的积极应对。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或论述难以数计。综观近期的研究成果可知,信息容量大、传递速度快、自主性和选择性强、提高学习效率与降低学习成本等,是人们普遍赞赏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功能。其实,把获得的知识(信息)与获取信息的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的完满结合,更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无以伦比的功能,西方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追求高效能的时代,当教育质量实际上成为学校生命线的时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便越来越需要依靠信息技术。
传统的学校是一个技术—知识中心。传统的教育教学技术曾经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引领风骚,如造纸技术、书写技术、演示技术等,这些技术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社会发展状况和知识增长水平相适应,而与知识激增、陈旧速率加快的信息时代的要求越来越远。传统的学校传递的是知识,学生学习的是经过国家、社会或教师裁剪、筛选、加工或改造了的信息,即知识,这有其真理性的一面,但这些知识不仅容量有限,而且传递速度慢,尽管适应了国家、社会的需要乃至教师个人的意愿,可未必适合学习者的水平、爱好和特长。在作为技术—知识中心的传统学校里,学校是知识的中心,但基于旧式技术的知识传递是单向的,教师在学校里传递学生在学校里接受,并不构成“网络”,不仅限制了受教育的规模,而且学习者对课程没有多少自主性和选择性。
未来的学校将是一个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传统的教学媒体将会退居次要地位,而网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