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系统
要把推进德育现代化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内容,为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的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进德育现代化要害要与时俱进,在德育内容和形式上有新的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主体是“三观”、“三主义”、“三德”教育。我们要在保持传统德育内涵精华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使德育内涵更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跨世纪的现代人作为德育最重要的内容,充实与思想、政治、道德有关的新要素,如人文知识、心理素质、科学精神、品德能力、情绪智力等内容,从而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要求。
在德育形式上,要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堂为主渠道、以三类课程教育为主脉络。针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新情况,各类学科都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重视科学精神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欣赏品位和人格修养,以及处理自身内在冲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雅气质,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目的、意义、价值的思考,进行理想人格和自我完善的追求。活动课程要体现德育的导向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环境课程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整体渗透和陶冶作用,让软环境体现人文美,硬环境体现自然美,软硬环境相互衬托,彼此融合,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要学习把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手段,善于借助图书馆、资料卡、计算机、信息网、校内电视台等阵地和途径,学会学习、学会迁移、学会应用、学会多种科学实验方法,使学生能够终身学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不同环境中生活,能与不同的人协作,成为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三、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加强领导是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在组织上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学校党政领导不仅要熟悉德育工作,成为内行领导,而且要做到熟悉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防止和纠正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各地要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和公正评价教育工作和教育质量,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学校德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关心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因此要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政部门,非凡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公安、司法、工商、文化部门,以及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都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治理文化市场和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加大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的力度,重视文化环境建设,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治理,果断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禁对青少年进行封建迷信宣传活动,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优良校风建设,并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和形式帮助和指导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以自身的积极工作和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社会企事业等各界人士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关心和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为培养祖国下一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