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
【摘要】本文就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提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考证促学。说明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要害词】等级考试;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笔者在职业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两年了,参加组织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四次,对等级考试的特点与意义有了比较深的熟悉,但从每次考试结果分析,我院学生通过一年的《计算机基础文化》学习,很多同学未能达到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认为“考证促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特点。
二.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任务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我国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熟悉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把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把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3.考试存在问题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一级。也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半个小时都未能输入完100个左右的汉字,叫他建立一个“记事本文档”都不会,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人提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改革教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良教学方法等。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这里我谈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考证促学”的教学思想。
三.“考证促学”思想的提出
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把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