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也是个女鸡,会生蛋。”
孩子明白说错话了,在许多人面前出了丑,脸红到脖子根。从那以后,他明显地发现小儿子不敢在大庭广众面前无拘无束地大声说话了。
人们只知道,生活上照料孩子,因一次不慎可能着凉,会的感冒、肺炎;但人们从来不懂得、孩子精神发育因一次不慎、会留下性格的伤痕、而且这种伤痕是难以弥合的伤口!
(2)避免把孩子当“出气筒”打骂。
大骂孩子从另一方面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它必然使孩子要么懦弱,屈从,无责任心(挨过打了,替错误还了债了,再也不会自责);要么倔犟、任性、学会粗暴,并产生仇视心理。这与培养同情心,关心人的性格是背道而驰的,常受打骂,还会养成自暴自弃,自甘落后的不良性格。
那么在孩子犯严重错误或有危险举动时是不是也不打骂呢?是的,不能打骂,却要表示生气、愤怒、斥责或冷淡。仍然要尊重人格,在不使他受到欺侮和屈辱的前提下,令他觉得错误和责任就适宜了,要使他心灵感受和自责,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3)禁止数落孩子的缺点和弱点,尤其要严禁在他人面前数落孩子。
经常受数落的孩子开始或是感到害羞,或是因受人注重感到光荣,洋洋自得。
而后他的耳朵磨起了“茧”,对缺点习以为常了,最后产生“认同”,缺点越来越发展。这样孩子的性格中决无上进心、自信心的品质,只会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书怕剥皮,人怕死脸”这是人生最危险的不良性格。
4.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
真正把孩子当“小朋友”对待他,即平等,严格而又有礼貌,接受如此尊重的儿童都是快乐、上进、自信,有礼貌而其独立性很强的人。
怎样尊重孩子?我想起印象很深的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草原小屋》。这部电视片像一首动人的田园诗,那里面有个普通的劳动家庭,一对夫妇带着3个女儿,真可算是教育孩子又尊孩子的典范家庭。
父母是家长,但又是朋友,两个大一点的女孩又上学,有帮父母劳动,家里的事也都是七嘴八舌参加讨论,无话不说。吃过晚饭以后,父母和孩子们说说笑笑讲故事,最后妈妈说:“孩子们,不早了,该睡觉了,晚安!”,孩子们也说:“爸爸妈妈晚安!”他们愉快地爬上阁楼去了。
有一天二女儿劳拉,忽发奇想地问母亲:“妈妈,你以前是怎样爱上爸爸的,你和爸爸是自由恋爱的?”在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母亲没有丝毫慌张,她仍然认真而平静地边做事边搭话,说:“噢,你问这事呀,那时爸爸妈妈很年轻,爸爸妈妈都很漂亮是吗?我们两家住得很近,经常在一起玩,慢慢有了感情了,有一天,爸爸约我到森林去打猎,我兴奋地答应了,爸爸背着猎枪可神气呢,我们在森林里转悠,爸爸一枪打一只兔,一枪又打一只山鸡,我们还生起火来烧野味吃呢!味道真香,真好吃。我们野餐以后就唱起歌来,跳起舞来,一直玩到很晚才回家。我们感情更深了,更相爱了,就这样,是吗,劳拉。”你看,母亲是这样尊重孩子,像讲故事一样回答女儿好奇的提问,像朋友谈心一般,使女儿沉浸在幸福的想象之中,更爱爸爸妈妈,又朦胧地懂得恋爱是怎么回事。
但假如这个问题发生在一个普通中国母亲的身上怎样呢?当天真的孩子问明们以前是怎样谈恋爱的,首先母亲自己就脸红了,接着就羞辱孩子:“咦,这么小就问恋爱的事,真不害臊!羞死了!”还用手指按脸皮羞他。或者有的母亲就训开了:“走开,小孩问这样的事,没出息!不要脸!”,假如孩子受到如此奚落,那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受到欺侮以后再也不可能对母亲说知心话了。她的快乐天真至少在父母面前就告结束,,到了少年期就“闭锁”心灵的秘密,两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