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第33页)
(三)出台必要的限制措施。促进引进人才更好发展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引进人才也不例
外,他们享受了许多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也应理所当然地为
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的人才引进后没有发挥其专长,或
教学搞不好,或学术论文写不出、项目申报不到,仅仅是个
“花瓶”,这样的人才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往往忽略了
对引进人才的约束和限制措施,造成引进人才没有压力,自
然就没有成果。建议学校出台相关的约束政策或考核制度,
例如科研类人才在3~5年内必须申报到省部级科研项目,
或发表高水平论文多少篇;教学类人才几年内必须拿到省级
教学成果奖或编写特色教材或教学改革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
成绩;对于科技开发岗位,可以要求几年内的科研项目经费
达到多少等措施。这些措施虽然给引进人才一定的压力和约
束,但同时也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既能够促进
引进人才自身更好地发展,同时对学校来说,这些人才没有
白引进,真正做到了“物有所值”。
(四)人事治理部门加强协调,防止人才流失
现在许多高校人事制度实行的是校、院两级治理,人事
编制权在学校,而考核人才业务权在学院,有的人才经学院
考核为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紧缺,甚至关系到当年专业课的
正常进行,但学校必须权衡,按照有关程序和规划设岗定
编,如校长负责制,定期召开人事工作
会议等,造成“学院
等编制,人才早流失”的现象发生。建议学校适放松人事
编制权.在非凡急需或新办专业人才引进时给予特事特办,
由校人事部门加强协调,对所缺人才能够尽快解决编制,早
日上岗,发挥作用。
综七所述,引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宝贵资源之一,在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心
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以
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精辟论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
极端重要性。随着各个高校对人才引进及培养重视程度的不
断提高,高层次教师比例有所增加。以学历层次为例.2004
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34.2.博士生教师
比例为8.4。高校人事部门应该针对人才的同类型,
采取灵活多变的政策和治理方法,与时俱进,同时密切关注
引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协
调、平衡和解决,引进人才的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学校
的发展也一定会蒸蒸13上。
参考文献
[1]侯靖方.建一流大学重在培育和彰显办学特色en].中国教育报.2005—07—01(3).
[2]施德宝.浅论引进人才的正负效应e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1(1)70—76.
e33戴菊生.高校人事代理制度浅谈[j].江苏高教,2003(3)34—36.
e43江树香.对当前我国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ej3.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7981
e5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文[j].教育发展研究,2005(7):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