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班,环境相对宽
松,而外企、合资等单位虽然收入可观,但普遍压力较大。
这是吸引博士、硕士研究生加盟高校的重要因素。这类人才
占引进人才总比例较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应届毕业生
占引进人才总数的5o左右。
3、半路出家的技术人才类型。这类人才有的是企事业
单位或科研单位的技术骨干,比如已经是高级工程师、总工
程师或厂长等,虽然缺乏教学、科研经验,但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等优势,由于对所学专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宁可放弃已
经得到或者可能得到行政职务(有的甚至是高级领导),不
再从事行政工作,专攻自己的业务;也有的是看重高校环
境,希望流动到比较自由、环境比较宽松的高校工作
l也有
的是“孔雀东南飞”,觉得原来单位收入较低,到经济条件
较好的地方.以北方或西部地区流往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高
校居多。他们因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丰富的
工作经验,在科研、科技开发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自己独特
的发言权。
此外还有“养老型”的,这些人才一般年龄在45岁以
上,在原单位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回归高校颐养天年,这些
人一般选择家乡的学校,“少小离家老大回”。主要是看重教
师正面形象,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同时学校环境较好,可
以依托学校。开展科技服务,调入新单位后仍然到外单位兼
职,一举两得。这些人才的特点是教学科研水平一般甚至较
收稿日期:2005—10—17
作者简介:仇屹珏(1976一).女(汉),江苏常州人,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人事及行政治理方面的研究。
仇屹珏等:关于高等学校引进人才的若干思考
差,但其社会活动能力强,影响力较大,能够成为联系学校
和社会的纽带。_2
当然,人才的归类不是一蹴而就。根据个体的主客观差
异,有的属于单一类型,有的则是两种或两种以j二类型特点
综合出现在一个人身。
二、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发挥人才的资源作用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发挥和巩固人才优势带来了新
的挑战。高校引进人才,首先应该处理好吸引人才与稳定现
有人才之间的关系人才弓l进后,治理政策要跟上,假如高
校内部治理体制滞后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势必影响高校
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同时,人才引进,不能抱着“外庙
的和尚念经灵”的态度,盲目进行,而是科班出身及高学
历、高职称人才重点引进,半路_出家及养老型人才少量补
充。人才引进后,要想方设法创造和提供有利环境,使他们
能够安心工作,发挥自身专长,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
方面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由于引进人才的特点不同,作为
学校人事治理部门,应根据不同人才的优势和特点,采取不
同的治理方式下面试对上述几种类型的引进人才治理工作
提出初步的治理对策。
(一)引进政策合理得当。相关待遇及时到位
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和待遇是决定人才是否来校的重要
因素,所以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待遇时,需结合学校和学
院特点、专业紧缺程度、已有师资力量、学科发展等实际情
况,不能搞一刀切。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待遇方面一般都分
为院士、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博土及硕士等几个档
次,每个档次规定安家费多少、购房补贴多少、是否解决配
偶工作、子女上学等。但这样的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例如同样引进博士,专业非常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