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中小学中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北京市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开展文明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使团员青年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形象,展示了新时期团员的文明风采,推动了团组织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1、加强修养,健全人格
“德诚于中,礼行于外”,礼仪是人们道德观念、情感等内涵的外化。共青团员是养成良好品质的最佳时期,对他们加强文明教育至关重要。首先,我们从各支部和每名团员抓起,注重品德、礼仪、仪表、诚信教育。要求团员青年做到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老实守信,以德立身,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奉献社会,遵守公德,勤奋学习,进取向上。其次,广泛宣传,狠抓落实,规范行为。我们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十个文明形象”为标准,对照联系自己的行为,明确怎样的行为才符合文明礼仪要求,从而规范了团员的行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了团员的人格修养。
2、情感体验,文明育人
校团委以文明教育活动为载体,让团员亲身体验在不同文明主题活动中的内心情感,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自我道德价值的判定。通过志愿者活动、慰问孤寡老人和军烈属、文艺汇演、社区活动、文明杯三对三篮球赛、成人仪式等活动,让团员在活动中展示自我,体验感悟,自主发展,使团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的主人、文明的使者。培养了团员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文明实践能力,促进团员良好文明行为的升华,增强团员间团结协作、共同提高、和谐相处的意识,进而达到了在文明活动中健康快乐文明成长。
3、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校团委熟悉到: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有高尚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然而,当代青年人有的自我意识强,团队精神差,文明习惯不良。加强文明教育,其目的就是提高团员青年素质,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校团委在文明教育中注重对团员青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的正确引导。如坚持思想教育,组织学习党团理论;提高团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进行挫折教育,正确面对失败、敢于接受挑战,向困难说不。如在军训中,要求团员起到示范作用,表现出应有的风采。在道德观方面,我们要求团员不仅要讲文明,懂礼貌、用礼仪,更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有奉献精神,有一颗爱心。如组织团员为灾区和有困难的同学捐款、开展“一帮一”活动、参加公益劳动和活动等。教育团员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共青团作为青年的先进组织,加强理想信念和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是要害。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是重点,如校团委结合抗战胜利60周年,进行了抗战知识问答;到爱国主义基地开展活动;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组织团员用dv、绘画、征文等形式感受北京的变化等,用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自豪感、自信心,从而使团员树立了开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提高文明素养中,有力地促进了团员青年的全面发展。
总之,开展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促进团员文明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创建文明校园,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团员文明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学校制定的《三级文明发展目标》的有利保证。通过系列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团员学会用文明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待他人,展示了新时期团员的时代风采。通过文明观念的建立,文明行为的实践,从而形成文明的习惯,加强了团员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团的工作实效落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