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交流,互补兼容,引导他们向学习的纵深发展,拓展教育教学空间。
2)实验阶段(2002.3–2003.12)
初中朝鲜语文、汉语文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传统教学只能使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相对较差。而本课题研究使学生视听器官得到充分调动,思维灵活性得到充分发挥,能积累一些朝鲜语文、汉语文实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发展形成较强的应用能力,创造性得到尊重与发展,能增强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写作能力。
1、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实验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后学习了输入法、文字编辑、绘画、网页制作、上网、下载、搜索、发送邮件等内容,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还把握了aouthware,flash的运用。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迅速提高,为网上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设计活动专题,引导学生网上自主探究学习。
各科有机的结合教材内容,开设了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网上探索、收集、整理、归纳、处理相关资料,分组合作,交流互补,完成活动要求。
主题活动:春、秋天的色彩等
3、活动主题的确立
〈1〉注重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适时引导和整理收集学生自己学习中自读自悟产生的探究问题,归纳成主题活动。
〈2〉教师注重把学生生活、当今社会现况与教材内容相联系,有机地挖掘出教材中那些内涵深、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3〉开通“六中科研专页”论坛,设置一个开放平等的交流环境,积极鼓励和接受学生依据个性需求、爱好爱好,自发地提出的探究问题,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讨论,确立的主题。
一系列主题活动的设立与研究,顺应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需求,满足了不同的爱好爱好,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个性化的学习落到实处。通过网络上搜集筛选整理归纳相关信息,学生们处理运用信息能力大大提高。由于探究结果需要采用网页或文本、电子幻灯等形式提交,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得以巩固加强。最后交流展示活动中,更加促进了学生们相互学习、民主、平等、尊重的精神的发展。探究中的相互询问、协商、帮助、交流、共享等,使学生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
3)总结阶段(2004.3–2004.7)
做好实验的检测工作
,整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汇总自行测试。聘请专家前来参与指导,共同研讨,进一步完善网络课,并制成课例光盘,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做好文字资料,教学软件,cai课件(素材包),信息资料记录整理工作。写出有实验价值的论文。聘请专家组前来验收评估,最后,报送研究资料至电教馆,迎接总课题组的评估工作。
4)推广阶段(2004.9–2005.3)
每位实验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电教媒体和电教手段进行日常教学,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实验教师的知当引导和激励下,自主、高效地完成学习内容。
积极组织各项各级教研活动、开放日活动。进一步验证、推广教学模式和成果。
六、实验成果
(一)课堂教学模式实验课题教学分析
1.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对比
时间
学科
课题
课前
自学
导入
学生
自学
学生
讨论
质疑
析疑
巩固
练习
评价
反馈
汉语
(尹贤淑)
赵州桥
5′
1′
5′
12′
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