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团体;能够抓住影响公平正义的主要矛盾,应对各类矛盾和利益关系呈现出的多元交织和错综复杂的局面;能够实现教职工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机会、机制公平;能够实现正气上升,教育、教学和治理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实现制度治理和情感治理的有机融合。
3、布满活力、安定有序
和谐学校应是一所布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学校。
这体现在学校能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教师,教师能用科学的手段教学,学校能依据市场化法则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这里非凡强调的是一所和谐学校要能摆脱和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坚持“四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从而营造一种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创新劳动得到回报的和谐活力氛围。
三、和谐学校的构建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从其内部联系来看,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五个统筹”。构建和谐学校,就是要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学校发展统一考虑,寻求更大范围的统筹,学校发展要引领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只有在和谐中才能发展,也只有在发展中才会更加和谐。
2、以实现“三个和谐”为要害
和谐学校首先是人际关系和谐。我国古代名著《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切,在止于至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和家校关系。
干群和谐
要做到干群和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倡导做到“五要五不”,即: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2)提倡做“三种人”:使领导宽心的人,不把难题上交;使下级舒心的人,不把责任往下推;使同事放心的人,不在背后搞小动作。(3)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干群关系时,治理者要十分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来“经营”,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丰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暖和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4)正确处理几种关系:做到校长有权不独揽,支部监督不越权,工会协商不包办,副职执行有主见,中层办事要高效,一切围绕目标转。
师生和谐
师生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要害。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所以,教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也应该要求学生热爱老师,虚心求教,尊师重道。尊师主要是要尊重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惟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家校和谐
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走出去”,就是要求学校多对学生进行家访;“请进来”,就是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治理,参与学校各项制度和发展规划的制订,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这样,既能融化阻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冰山”,又能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