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校本着“强基础、重创新、促发展”的教育思想引领学校发展,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挖掘语言学习的活教材,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我们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教育部提出的“三纳入一渗透”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求,将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纳入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练习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治理工作常规,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则注重实际实效,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师生规范用语用字的水平。我校的工作实践体会如下:[文章-cnwmz.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注重环境熏陶,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宣传
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能够产生宣传、教育和改变孩子们行为习惯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校门处设置了“爱国旗、唱国歌、讲普通话”的标语牌;每年推普周来临,我们都会在一号楼、二号楼前增挂“全国第×届推广普通话宣传系列活动”的横幅。在凹字楼过道设置了常年使用的“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立式标语牌;教学楼增挂了每日都能见到的“同学,你好!请讲普通话”的提示牌;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们则佩戴着“请讲普通话”的绶带值勤,随时提醒师生使用校园规范语言;校园广播也增设了普通话专项栏目,选播推普文章,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回荡校园的最美旋律。
二、扎实做好普及普通话工作,全面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就教育的功能而言,学校责无旁贷地担负着语言文字教育的任务,肩负着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职责。而小学阶段又是孩子们较为系统学习语言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对孩子们加强民族共同语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也是对孩子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更是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思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创新人才的需要。基于这样的一种思想熟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01年1号文,深刻领会“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培养目标和课程票标准,纳入学校的工作日程和常规治理,渗透到德育、智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去的精神实质,将标准的普通话明确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来严格要求,做到:1.把推广普及普通话作为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对社会、对家长的承诺之一,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2.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学科教学规划之中,力求让文亮小学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能言善辩的嘴,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条理清楚地进行辩论、演讲或接受采访;3.加强对教职工的普通话技能培训。学校通过认真的宣传组织发动,使100的教职工参加了普通话培训测试,并都达到了相应的规定等级;4.将普通话明确规定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和教学语言。经过宣传、教育、培训、测试,目前普通话已成为我校师生的教学语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100的使用普通话;5.将普通话明确为校园语言。现在,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等各种集体活动中,都能100地使用普通话;6.将普通话合格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和录用的条件。人才培养,教师为本。按照国家要求,学校把普通话合格都列入了教师录用和上岗的条件,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先和评定职称中,普通话合格均被列入必备条件之一。7.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推普力度,学校把推普
工作上升到提高教师语言素养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熟悉、来要求。学校注重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辐射作用,发挥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