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构建新格局
——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在新时期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构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无疑是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提高熟悉,求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性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一个由中心、地方、基层各级组织构成的严密的统一体,党的执政能力是各级党组织能力的综合反映。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团结带领群众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的重要职责。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和战斗力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应当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从而使得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因此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产生了许多无法回避的新矛盾。在这些重大变化、新的情况、新的矛盾面前,由于受原来的组织体系、传统的思想观念、固有的工作格局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地呈现出许多与新形势不太相适应的地方,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形式与内容相背离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就在于突破前人,但有些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只是新总结后所产生的“新名词”而已,并没有实际的创新,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新奇和花样,而无实质上的创意和内容;有的所谓创新,想法还没成熟,经验材料就已经长篇大论,东拼西凑,哗众取宠。这是目前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
2、创新与继续相脱节
一些同志不作深入调研,拍脑袋就进行空洞的创新,一味追求推陈出新,对现有较成熟有效的办法,却置之不理,对好的做法不去长期坚持。主观地认为只有创新才能抓出成绩,结果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造成提出的思路不对路,工作开展不下去的局面。因而要处理好继续和创新的关系,就必须十分注重在继续中创新,在创新中继续。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矫揉创作,而是在继续传统好做法、好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创造。创新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割断历史,而是对过去的一种扬弃、一种升华。要确保创新的正确方向,才能有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重抓创新忽视实施
一些基层党组织花在创新项目研究上的多,花在如何运用推广、应用研究的少,没有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对创新是因为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而推出的、是为了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目的不明确。一年想一个新点子,一年换一套新做法,如猴子摘玉米似的边摘边丢,不讲究实际效果。创新不是搞花拳绣腿,不是作秀,也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政绩”。创新的目的全在于推动工作。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既要注重实践过程,也要抓好创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和理论提升。要把创新的成效体现在取